本鋼集團躋身“批量生產汽車面板”重點企業行列
4月1日,隨著本鋼牌汽車面板進入“中華”系列轎車、“海獅、閣瑞斯”系列商務車總裝線,本鋼集團成為繼寶鋼之后我國第2家具備“批量生產汽車面板”能力的重點企業。
本鋼集團始建于1905年,經過多年來改造建設,特別是經過“十五”全方位引進技術再創新 自主改造,成為集礦山、煉鐵、煉鋼、軋鋼及煉焦、發電、運輸、產品研發、國際貿易等為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近年來,本鋼集團組織開展以滿足汽車制造高端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汽車面板研發攻關,集團緊密結合研發生產實際,組織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對引進技術進行再創新的技術創新攻關,制定出從第1道生產工序開始、到全過程質量控制的一整套自主創新技術新規范。為確保汽車面板達到高端機械性能要求和表面質量零缺陷“苛刻”標準,這個公司的技術人員自主研發出“煉鋼生產控制周期穩定成分、嚴格控制熱連軋溫度制度、強化管理提升冷軋設備效能”等一系列創新工藝、創新技術,攻克了許多機械性能、表面質量方面的“老大難”問題。
繼2005年集團實現汽車面板批量供應制造“海獅”、“閣瑞斯”系列商務車后,2006年就得到“中華”系列轎車嚴格認證,開始實現以滿足汽車制造廠逐月遞增需求的“汽車面板批量供應”。在2006年“華晨”與HSO公司簽訂出口歐盟15.8萬輛“中華”系列轎車合同中,首批出口3000輛“中華”系列轎車就有33個部件是本鋼“批量生產汽車面板”。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本鋼集團始建于1905年,經過多年來改造建設,特別是經過“十五”全方位引進技術再創新 自主改造,成為集礦山、煉鐵、煉鋼、軋鋼及煉焦、發電、運輸、產品研發、國際貿易等為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近年來,本鋼集團組織開展以滿足汽車制造高端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汽車面板研發攻關,集團緊密結合研發生產實際,組織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對引進技術進行再創新的技術創新攻關,制定出從第1道生產工序開始、到全過程質量控制的一整套自主創新技術新規范。為確保汽車面板達到高端機械性能要求和表面質量零缺陷“苛刻”標準,這個公司的技術人員自主研發出“煉鋼生產控制周期穩定成分、嚴格控制熱連軋溫度制度、強化管理提升冷軋設備效能”等一系列創新工藝、創新技術,攻克了許多機械性能、表面質量方面的“老大難”問題。
繼2005年集團實現汽車面板批量供應制造“海獅”、“閣瑞斯”系列商務車后,2006年就得到“中華”系列轎車嚴格認證,開始實現以滿足汽車制造廠逐月遞增需求的“汽車面板批量供應”。在2006年“華晨”與HSO公司簽訂出口歐盟15.8萬輛“中華”系列轎車合同中,首批出口3000輛“中華”系列轎車就有33個部件是本鋼“批量生產汽車面板”。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