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從“品牌戰略”到“上市規劃”,華北工控的華麗轉身

        華北工控,一個在工業控制自動化領域耳熟能詳的名字。或許在在華北工控創立之初,創始人就規劃了一幅壯美的畫卷,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在給這幅畫卷描色的過程和細節是如此的漫長和艱難。時至今日,在華北工控臨近上市的前夕,創始人也是首次如此系統和直觀的欣賞了這幅畫卷,個中滋味,無法與人細說。
        做真正的民族品牌
        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標識著“Made in China”的產品遍及世界各地。但是,真正屬于中國人自主研發,并能享譽全球的知名民族品牌卻是鳳毛麟角。由此,中國蒙上了“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陰影。隨著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國際品牌的進攻和蠶食下,中國大量本土品牌節節退縮,處于“與狼共舞”的尷尬局面。前路崎嶇,危機重重,在與國際品牌作戰的道路上,有的品牌消亡了,有的還艱難的在生死線上掙扎,能真正穩定下來并發展壯大不多。多年來,勤奮堅韌的“華北工控人”勇博市場競爭洪流,最終憑靠過硬的技術、優良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生存并一步步發展起來,目前已成為一家集工業計算機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際化集團公司。
        九十年代初期,抱著“振興工業,產業報國”的夢想,以周強為代表的幾位清華學子創立了華北工控。最初只是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計算機的企業。當時,工業計算機市場基本被海外品牌控制,一方面產品集成度高,國內企業要掌握核心技術需要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國人品牌意識不強,面對外來品牌有“崇洋媚外”心理作祟。多種原因導致了國內工業建設長期承受高昂價格的壓力,這也使剛剛起步的國內工控企業難以擺脫尷尬困境。剛潺潺起步的華北工控當時的處境業可想而知,這也是當時所有民族自主品牌企業的窘境。
        嚴酷的外界環境不能打消“華北工控人”奮起的雄心。在簡陋的實驗室里,“華北工控人”勤奮鉆研,反復試驗,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華北工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有品牌(NORCO)產品推向市場并取得了成功。到了2000年,華北工控領先同行半年多,推出了亞洲首款Socket370架構CPU卡NORCO-630,這款產品當年創下了產銷量最大,兼容性最好的“行業神話”的經典之作,被公推為當年的“行業標準”。2001年華北工控在深圳建立板卡研發基地,同年3月華北工控自主品牌NORCO-640系列CPU卡便問世,并成為亞洲第一片基于Intel815E、芯片組的工作CPU卡,同時還推出了獨特的AGP插槽;4月,NORCO-650V系列CPU卡上市,這是亞洲第一片基于Intel815EB芯片組的工業CPU卡,并成為大陸首批出口美國的工業CPU卡。自此,華北工控自主研發產品的道路越走越寬,平均每年至少會有30多款新品面世,研發實力和發展規模迅速壯大。
        時隔20年后,華北工控領導在談及對中國民族品牌的認識時說:民族品牌是一個國家對外展示的窗口,代表著國家的形象,不僅是國內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民族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直接影響著國家形象的好壞。沒有民族企業和民族品牌的崛起,何談國家的經濟實力?為什么在改革開放以前有很多國產品牌,并且倍受歡迎呢?我們認為一方面是當時的國產品牌質量確實過硬,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的中國市場沒有完全開放,對外國企業和品牌的進入有許多限制和約束,這就給給民族品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進入市場經濟以后,大多國內企業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在巨大的壓力下,有些企業消亡了,有些接受了跨國公司的合資或兼并。因此,在新時期下,要發展壯大民族品牌,就必須清晰了解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現代企業運營機制,具有全方位發展戰略。華北工控立志要打響自己民族的品牌,必須打破困境改變現狀,因此,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就從未停留在“中國制造”層面,而是在“自主創新研發”上下真功夫。
        今天,位于深圳寶安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內的華北工控研發基地,已入選深圳市開放性研究開發基地,許多在業界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就從這里走出來,并推向世界。華北工控人認識到真正的民族品牌,不僅要有質量過硬的自主品牌產品,還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華北工控每年申請大量專利,還持續獲得科學技術局認定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在風雨沉浮的市場經濟浪潮中,華北工控經受住了考驗,用實力贏得了中國電信、華為、摩托羅拉、Intel、微軟等全球頂尖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信賴。
        “名牌”向“品牌”轉變
        近幾年來,人們對產品的認同思維已逐漸由“名牌”向“品牌”轉變,品牌的含金量也不斷加大,品牌的名稱成為企業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超前而新穎的品牌效應足以拯救或提升企業的價值,這一點在眾多企業沉浮個案中已經得到見證。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創建品牌已經成為工業企業的生存法則,幾乎所有行業的所有企業都面對著創建品牌、壯大品牌的課題,需要品牌為企業帶來客戶、帶來客戶的滿意和信任,需要品牌來化解客戶的整體風險,需要品牌拯救深陷價格泥潭的企業。
        隨著現代社會對工業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工業計算機領域,創建和壯大自己的品牌就顯得尤為重要。華北工控最初雖是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公司,但在短短幾年里就自主研發出自我品牌“NORCO”產品并推向市場,獲得用戶認可和信任。緊接著,公司在深圳建立研發生產發基地,擴大生產規模,憑借專業精湛的研發團隊,每年有近三十種新品面世;并在美國、北京、上海、沈陽、武漢、成都、西安、深圳等30多個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銷售服務網絡囊括全國近30個大中城市。可喜的發展勢頭使我們看到,華北工控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品牌已經逐步建立起來,現代企業體系已具完善規模,良性循環的品牌效應鏈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按照一般規律,工業品品牌的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即生存維持期、成長擴張期、成熟期。隨著現代企業對品牌認識的逐漸提高,工業品品牌發展目前已進入成熟階段。回首華北工控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華北工控品牌正處于成熟期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華北工控企業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NORCO品牌產品的銷售額穩定上升;產品在知名度、營銷網絡、市場占有率、企業文化、員工素質等方面也均有顯著提高;營銷模式呈現多樣化,具有了統一的品牌形象、統一的貨品與售價、統一的管理與服務。隨著華北工控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新產品的不斷開發,企業文化也在不斷改革和深化;品牌形象漸入人心,擁有了固定的消費階層,目標客戶對品牌的認知度逐漸加強,有效刺激了客戶群的消費欲望。這時候,擺在企業家面前的問題是:要持續發展企業,必須進一步強化品牌管理、開發新產品、拓展市場、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因而,加強自我品牌管理力度,保障品牌有效管理和品牌效應持穩上升,促進品牌成功過渡到成熟期,已成為華北工控集團發展的當前之重。
        2008年5月,深圳市知名品牌評選揭曉中,華北工控從6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深圳市知名品牌”稱號。
        走出國門
        站起來的中國民族品牌,沒有僅僅滿足于國內市場,而是將目光放得更遠。華北工控明白,作為民營企業,如果要實現更快更強的發展,必須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實施“走出去”戰略雖然風險與挑戰很大,但只要方法得當,機遇就會大于風險。“走出去”可以充分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種市場,把所擁有的品牌、技術、管理、資本、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和國際市場上的各種資源有機地融合,形成整合優勢,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同時,利于培養和造就企業必備的素質,促進技術創新,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建立信用評估體系和信用制度,進入一個高技術、高產值、高贏利的良性循環,實現全面優化和持續增長。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了解和掌握國際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動向與趨勢,建立和發展自己的尖端部門和拳頭產品,極大地提升核心競爭力。
        真正的民族品牌既是民族的又是屬于世界的。 在工業計算機領域,民族品牌要走出國門,才能站在工業制高點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迅速發展的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工業計算機領域的企業更要放寬視野,在實力允許的前提下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實現跨國經營,擴大民族品牌的影響力。為了保持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同步發展,華北工控一方面長期與世界著名芯片廠商Intel及BIOS源代碼廠商AMI合作,強強聯手開拓高端市場,在品牌價值、產品性能上不斷給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打開并逐漸穩固后,華北工控利用技術、人才優勢將矛頭指向海外市場,加快了占領國際市場的步伐。而工業計算機的海外市場曾一度被某些起步較早的國際知名品牌所霸占,中國工控產品如果要打海外市場可謂阻力重重,巨大的挑戰性可能超出民營企業家的想象,這可能也是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工控出口額不高的重要原因。
        然而,華北工控破除了萬般阻力,毅然提出“走出國門,站在制高點上”的發展目標,就將觸角延伸到國外市場,可以說是在中國工控領域的民族品牌中較早進入海外市場的企業。2003年,華北工控海外營運中心北美營運總部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并在加拿大設立辦事處,專門負責北美的業務。2004年華北工控和Intel 公司緊密配合,率先在行業內推出了P4級雙核工業級主板,這一年,華北工控成為了Intel ECA(Intel通訊產業聯盟)會員,公司實力得到了業界多方認可;并為Intel參考設計了DEMO板,由此構架的“數字家庭”方案被Intel推薦給全球用戶。2007年,又成立了新加坡分支機構,拓展東南亞市場的業務。華北工控做海外市場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發展非常迅速,幾年的時間里出口業績接近2億元。
        在海外市場取得驕人業績,并非“天上掉餡餅”的偶然機遇。華北工控在進軍海外市場之前,就通過展會、國外分公司的調研、大型ODM客戶的反饋等多種渠道廣泛而深入地分析,最后得出結論,認為海外市場跟國內市場對產品的要求不同,尤其在某些行業的需求差異很突出,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華北工控在短期內研發出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產品,抓住時機迅速推向海外市場,滿足客戶的特殊需要,從而贏得了大批海外用戶。華北工控對客戶信息反饋快,研發速度快,這在業界也是有名的。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保持與同行產品的明顯差異化,這就使得華北工控的新產品研發后就能成功推向國際市場上。例如存儲產品,適用于家用的存儲服務器、中小企業或小型辦公范圍的存儲,在現在的中國是比較難推廣的,因為這臺設備可以連接到很多外接設備上,比如家庭影院、有幾臺電腦的小型家庭網絡、SOHO辦公,這在中國還沒有大范圍的應用,但是在國外就已經非常普遍了,因此在國外的銷量非常好。
        面對國內很多企業被外來跨國公司兼并重組的現狀,而華北工控另辟新路,一手抓自主品牌核心技術,一手抓市場研究戰略,定準突破方向,勇于與國際企業競爭,闖出一番天地來。品牌不僅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華北工控進軍海外市場,不僅提高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還凸顯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國際化意識和實戰能力。在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中,一些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生存了下來,一些還走向了世界,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而在工業計算機領域中像華北工控這樣成功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品牌,代表的就是中國民族工業品牌的明天。
        上善若水 展望上市
        隨著品牌含金量的增加,公司的市場和業績也不斷在提升,上市計劃也正式提上日常議程。2007年華北工控正式吹響上市的號角。辦公室里愈發忙碌了,忙碌的身影,自信的笑容,堅毅的眼神,每位員工都在期待,準備迎接公司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為客戶帶來價值的同時,華北工控也收獲了榮譽。成為Intel通訊聯盟(ICA)成員后,華北工控榮獲“中國信息產業2005年度誠信企業、2006年度誠信企業”稱號,公司產品成為“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2006、2007年度采購推薦產品“,還連續幾年被評為“中國計算機學會工控委員會委員單位”、“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2007年華北工控被評為深圳市開放性研究開發基地、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列銀行中小企業客戶誠信榜之后,在2008年初獲得“深圳知名品牌”,2008年3月深圳華北工控有限公司正式加入深圳工業經濟聯合會。如今,眾望所歸,在2008年4月召開的中國信息安全大會上又榮膺“2008年度中國信息安全值得信賴品牌獎”、“2008年度中國信息安全創新獎”兩項大獎。這些榮譽的獲得非一蹴而就,在榮譽的背后蘊含了“華北工控人”創業的艱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給客戶帶來了更多收益、更大的價值,從而贏得了廣大客戶對華北工控的肯定和認可。
        然而,創業難,守業更難。面對紛至沓來的獎項,華北工控人深刻的認識到,榮譽的獲得與和華北工控一起成長的每一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華北工控在感謝員工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走好現在和將來的每一步路,戒驕戒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實實爭取做得更好。
        在華北工控3-5年的發展目標中,將“上市”作為重要任務來抓。上市只是華北工控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階段,為了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保證充足的后勁,上市融資是一種重要方式。目前,華北工控的上市準備工作已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關于上市,華北工控領導人曾這樣說:“我們是很謹慎的,上市雖然有利于企業資本運作,但更重要的是看企業融資如何合理使用資金。沒有充分的準備,盲目上市是我們不允許的。”
        實踐證明,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信條,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只有注重聲譽、誠實守信的企業,才能在市場經濟博弈中獲得最大利益。而華北工控也在誠信合作中嘗到了甜頭。在以后,華北工控表示將更加重視塑造自身信譽,杜絕不守信用的行為;同時,進行制度改革,理順產權關系,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同時爭取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利用資本市場搞好資本運作,通過收購、出售、兼并、重組、轉讓、租賃,特別是參股、控股等方式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華北工控將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和技術、產品、市場創新力度,保持在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集中精力實施品牌戰略,全力打造強勢民族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才有了企業的形象,才能取得市場的認可。另外,華北工控雖然已經打開了海外市場,但是要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仍是長路漫漫,應必須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以信息化帶動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采用虛擬化經營策略,借助企業外部力量彌補人力和資源的不足,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強企業實力。
        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華北工控也向企業外部環境建設者發出呼吁。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規范、寬松的市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健全的服務體系。作為工業計算機領域的民族品牌企業,更需要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社會輿論,多主體、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幫助企業進行觀念創新、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其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民族品牌不僅僅是我們企業自己的,同時也需要國家和人民一起來支持民族品牌建設,只要我們團結起來,相信中國的民族品牌一定會強大起來,‘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陰影也終將消散。
        或許上市只是華北工控發展戰略中很小的一部分,面對未來,華北工控還有許多路要走。但此時去憧憬更多還為時尚早。上市已不成問題,或許華北工控領導者更應該考慮的是上市之后在新的市場格局及環境下,如何面對各方壓力。最后,筆者恭祝華北工控在2008年業績再創新高,在推動民族工業品牌的發展道路上走得更遠,宏圖更燦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不卡|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色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