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積極開展農業生物產業發展
上海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在聚焦發展生物醫藥領域的同時,結合上海都市農業的特點,重點圍繞優質家畜育種、種質創新、獸用疫苗等領域,積極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努力提高上海農業生物技術服務全國的能力,并已取得顯著成果。
上海光明乳業已初步建成國際標準奶牛育種體系,其生產的純種荷斯坦奶牛冷凍精液2006年所占全國市場份額預計達到38%;上海水產大學培育的團頭魴品種“浦江1號”可實現單位水面增產10%-20%,目前已推廣到全國近20個省市,2006年其生產的團頭魴魚苗預計占全國需求總量的50%;上海農科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滬油”系列油菜品種,已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浙滬皖)推廣面積累計達到2500萬畝,占該地區越冬油料作物面積的10%以上;上海農科院育成了全球第一個旱稻不育系,并已選育成功雜交旱稻,在節水50%情況下,產量可達到450公斤,目前累計推廣面積已達到400萬畝;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開發的一類新藥農藥“申嗪霉素”(M18)能抑制真菌性病害,達到當今國際水平。目前,該新藥已推向全國10個省市,并正在抓緊進行美國、泰國等國家的出口登記工作。另外,上海研制的豬鏈球菌二聯滅活疫苗、豬細小病毒滅能疫苗、雞球蟲三價活疫苗、豬五號病亞單位工程疫苗等多個生物疫苗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新獸藥證書,并實現產業化。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上海光明乳業已初步建成國際標準奶牛育種體系,其生產的純種荷斯坦奶牛冷凍精液2006年所占全國市場份額預計達到38%;上海水產大學培育的團頭魴品種“浦江1號”可實現單位水面增產10%-20%,目前已推廣到全國近20個省市,2006年其生產的團頭魴魚苗預計占全國需求總量的50%;上海農科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滬油”系列油菜品種,已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浙滬皖)推廣面積累計達到2500萬畝,占該地區越冬油料作物面積的10%以上;上海農科院育成了全球第一個旱稻不育系,并已選育成功雜交旱稻,在節水50%情況下,產量可達到450公斤,目前累計推廣面積已達到400萬畝;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開發的一類新藥農藥“申嗪霉素”(M18)能抑制真菌性病害,達到當今國際水平。目前,該新藥已推向全國10個省市,并正在抓緊進行美國、泰國等國家的出口登記工作。另外,上海研制的豬鏈球菌二聯滅活疫苗、豬細小病毒滅能疫苗、雞球蟲三價活疫苗、豬五號病亞單位工程疫苗等多個生物疫苗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新獸藥證書,并實現產業化。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歐Ⅴ排放標準將增加柴油機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