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成TFT-LCD新聚集地 奇美華映LPL落戶
隨著臺灣面板企業中華映管、奇美電子及LG飛利浦相繼落戶廣東,這個地區已經成為繼江蘇之后,我國又一個TFT-LCD產業聚集地,而且它們將目標對準了液晶電視產業。
廣東立志
臺灣液晶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日前動工在廣東南海區投建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項目將在明年第三季度量產,預計到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達到1000萬片的年生產能力,年產值為40億美元。
至此,廣東地區已經吸引了LG飛利浦(LPL)廣州模組項目、中華映管深圳模組項目,此外,深圳的聚龍光電公司還準備進軍TFT-LCD前端面板生產。
“廣東地區今年來變得很熱鬧,除了上述已經明確在廣東投建液晶項目的企業外,日本夏普公司正在跟TCL集團談,而臺灣企業鴻海群創也準備在深圳建設液晶模組項目。”中國液晶網分析師張新崗說,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國液晶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
同時,東莞、肇慶、江門、汕尾等城市也在大力引進液晶產業的中下游企業。預計到2010年,廣東省平板顯示產業值將達到3000億元,增加值600億元。僅僅在南海地區,預計到2008年,液晶電視產業專區就將形成一個產值200億元的TFT-LCD基地。
廣東省副省長佟星日前表示,廣東平板顯示產業規模3年后將位居全國第一,下一代平板顯示產業在5至10年內領跑全國。屆時,廣東省將成為上中下游配套齊全、全球重要的平板顯示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定位液晶電視
與江蘇液晶模組面向顯示器不同,廣東液晶項目將主要面向液晶電視,這是廣東尋求不同于江蘇的突破口。
資料顯示,全國彩電生產巨頭TCL、創維、康佳位于廣東,而長虹在廣東設立了生產基地,目前我國彩電60%以上的產量在廣東地區。彩電制造聚集地是吸引奇美、中華映管、LG飛利浦等企業落戶主要原因。
奇美電視面板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蠑表示,其在佛山南海投建的液晶模組項目,將生產從20英寸到60英寸的液晶模組,主要瞄準電視市場。
陳政蠑同時表示,奇美將通過創造互利的經營模式,與下游廠商共享產品設計成果。通過重新整合 供應鏈,降低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門檻,來推動彩電生產廠家從CRT電視生產轉向LCD電視生產。
政府掛帥
在這波國際TFT-LCD生產企業落戶廣東的熱潮中,政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為發展液晶產業,廣東省政府已經成立了省TFT-LCD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9億元的專項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等方式扶持TFT-LCD產業發展。
“廣東各級政府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大力引進液晶產業。”張新崗說。預計,各級政府還會從土地優惠使用、減免稅收、補貼技術研發費用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政策。
廣東政府花大力氣引進外資液晶企業主要動力是帶動本地產業升級換代。目前,廣東已經具備了ITO玻璃、偏光板、彩色濾光片、背光模組等液晶上游原材料生產能力,但是要與TFT-LCD產業配套,廣東還需要升級換代。而要在短期內升級換代,就必須借助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力量,這些企業在液晶顯示產業具有技術優勢。
此外,與江蘇在新型顯示產業進行抗衡,甚至超越江蘇在此領域的領軍地位,也是打算之一。廣東目前信息產業收入為11575億元,占全國的30%以上,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江蘇省。但江蘇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以昆山筆記本電腦為龍頭,昆山、南京液晶模組產業聚集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長三角也因此以高端電子制造業俯視以電視機、白色家電制造為主的珠三角。
企業熱情減退
與政府熱情相反,廣東本地企業對投資TFT-LCD項目的熱情正在消退。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各個彩電企業的投資部對TFT-LCD的投資正在變得悄無聲息。而此前,TCL、創維、康佳、長虹聯手成立聚龍光電公司投資TFT-LCD面板為業界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該人士表示,目前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競爭激烈,價格下降迫使面板制造商的投資回報率急劇下降。
據悉,前幾年一條5代TFT-LCD生產線的投資回報率為30%以上,而現在7代線的投資回報率只有4%至12%。而全球第一代液晶面板供應商LG飛利浦連續多個季度出現巨額虧損,公司股東韓國LG已經在尋找買家出售股份。這都迫使國內投資液晶產業的企業開始望而卻步。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全球液晶產業向珠三角聚集,這里將會形成完整的液晶電視產業鏈,我國平板電視產業將會加速發展。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廣東立志
臺灣液晶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日前動工在廣東南海區投建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項目將在明年第三季度量產,預計到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達到1000萬片的年生產能力,年產值為40億美元。
至此,廣東地區已經吸引了LG飛利浦(LPL)廣州模組項目、中華映管深圳模組項目,此外,深圳的聚龍光電公司還準備進軍TFT-LCD前端面板生產。
“廣東地區今年來變得很熱鬧,除了上述已經明確在廣東投建液晶項目的企業外,日本夏普公司正在跟TCL集團談,而臺灣企業鴻海群創也準備在深圳建設液晶模組項目。”中國液晶網分析師張新崗說,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國液晶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
同時,東莞、肇慶、江門、汕尾等城市也在大力引進液晶產業的中下游企業。預計到2010年,廣東省平板顯示產業值將達到3000億元,增加值600億元。僅僅在南海地區,預計到2008年,液晶電視產業專區就將形成一個產值200億元的TFT-LCD基地。
廣東省副省長佟星日前表示,廣東平板顯示產業規模3年后將位居全國第一,下一代平板顯示產業在5至10年內領跑全國。屆時,廣東省將成為上中下游配套齊全、全球重要的平板顯示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定位液晶電視
與江蘇液晶模組面向顯示器不同,廣東液晶項目將主要面向液晶電視,這是廣東尋求不同于江蘇的突破口。
資料顯示,全國彩電生產巨頭TCL、創維、康佳位于廣東,而長虹在廣東設立了生產基地,目前我國彩電60%以上的產量在廣東地區。彩電制造聚集地是吸引奇美、中華映管、LG飛利浦等企業落戶主要原因。
奇美電視面板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蠑表示,其在佛山南海投建的液晶模組項目,將生產從20英寸到60英寸的液晶模組,主要瞄準電視市場。
陳政蠑同時表示,奇美將通過創造互利的經營模式,與下游廠商共享產品設計成果。通過重新整合 供應鏈,降低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門檻,來推動彩電生產廠家從CRT電視生產轉向LCD電視生產。
政府掛帥
在這波國際TFT-LCD生產企業落戶廣東的熱潮中,政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為發展液晶產業,廣東省政府已經成立了省TFT-LCD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9億元的專項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等方式扶持TFT-LCD產業發展。
“廣東各級政府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大力引進液晶產業。”張新崗說。預計,各級政府還會從土地優惠使用、減免稅收、補貼技術研發費用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政策。
廣東政府花大力氣引進外資液晶企業主要動力是帶動本地產業升級換代。目前,廣東已經具備了ITO玻璃、偏光板、彩色濾光片、背光模組等液晶上游原材料生產能力,但是要與TFT-LCD產業配套,廣東還需要升級換代。而要在短期內升級換代,就必須借助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力量,這些企業在液晶顯示產業具有技術優勢。
此外,與江蘇在新型顯示產業進行抗衡,甚至超越江蘇在此領域的領軍地位,也是打算之一。廣東目前信息產業收入為11575億元,占全國的30%以上,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江蘇省。但江蘇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以昆山筆記本電腦為龍頭,昆山、南京液晶模組產業聚集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鏈。長三角也因此以高端電子制造業俯視以電視機、白色家電制造為主的珠三角。
企業熱情減退
與政府熱情相反,廣東本地企業對投資TFT-LCD項目的熱情正在消退。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各個彩電企業的投資部對TFT-LCD的投資正在變得悄無聲息。而此前,TCL、創維、康佳、長虹聯手成立聚龍光電公司投資TFT-LCD面板為業界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該人士表示,目前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競爭激烈,價格下降迫使面板制造商的投資回報率急劇下降。
據悉,前幾年一條5代TFT-LCD生產線的投資回報率為30%以上,而現在7代線的投資回報率只有4%至12%。而全球第一代液晶面板供應商LG飛利浦連續多個季度出現巨額虧損,公司股東韓國LG已經在尋找買家出售股份。這都迫使國內投資液晶產業的企業開始望而卻步。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全球液晶產業向珠三角聚集,這里將會形成完整的液晶電視產業鏈,我國平板電視產業將會加速發展。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