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換能源安全

        伴隨著全球油價的持續上漲,各國都在尋求能源來源多元化,而被視為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可提高能源安全性的“綠色能源”生物燃料,受到了市場與各國政府的熱烈追捧。
        中國農業部副部長牛盾不久前表示,中國農業歷來把保證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最重要的任務,絕不會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來換取能源安全。
        在烏魯木齊舉行的“中德農業聯委會第三次會議暨中德農業企業家論壇”上,牛盾說,中國糧食及其他主要農產品必須立足于自給自足,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
        牛盾稱,中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方針是:嚴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農業產品生產生物燃料,同時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充分利用秸稈、禽畜糞便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發展農村沼氣。
        我國的生物能源產業近年得到了較快發展。然而生物燃料的弊病也日益明顯,一些專家紛紛提出了批評與質疑,他們指出:生物燃料的發展已經對全球糧食穩定構成了威脅,其“綠色”前景不容樂觀,我國絕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換能源安全,大規模應用需謹慎對待。
        我國生物燃料應用持續推進
        不久前,河南天冠企業集團公司其下屬的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正式簽訂了丙酮-丁醇技術合作項目。雙方決定在改進丙酮乙醇發酵技術的相關項目方面開展合作研究,加快其產業化進程。
        據了解,除天冠集團外,豐原集團等另外三家乙醇燃料企業下一步也有擴產、新增生物精細化工產品的計劃,有的已經得到或者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發改委的批準。丙酮和丁醇都是重要的溶劑,還是涂料、塑料和橡膠等產品的主要原料。隨著近年來下游產業的發展,丙酮和丁醇的市場需求直線上升。據了解,去年我國丙酮、丁醇消費量均超過了50萬噸,但生產能力僅為40萬噸左右,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丙酮、丁醇。
        目前雖然化工法制造這兩種產品的產量在逐漸增加,但據專家預計,到2010年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缺口,市場空間巨大。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丙、丁醇通常采用糧食發酵法生產,是用糧食或其它淀粉質農副產品,經發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通常的比例為6∶3∶1。
        隨著上世紀70年代后期石油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發酵法才逐漸被淘汰。天冠集團以前生產過丙酮、丁醇,原來有一個溶劑生產車間,專門生產溶劑,后改為產酒精。而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的飛速上漲,加之石油資源的日益緊缺,糧食發酵法生產丙酮、丁醇的技術重新顯示出優勢。
        近年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從我國土樣中自然分離、誘變、選育得到了高丁醇比例菌種,所以,上海生命科學院的發酵法重新具有了市場競爭力。而天冠集團則在糧食發酵技術上國內領先,雙方通過技術合作,目的是將丁醇成本進一步降低,把技術優勢變成市場優勢。
        上海天之冠公司進軍丙酮和丁醇的信心主要來自于乙醇項目的成功經驗。作為我國“十五”期間規劃的4個乙醇項目試點之一,天冠集團上個月宣布建成投產我國首條秸稈乙醇生產線。
        而另一個乙醇試點企業——安徽豐原生化公司,早就看好化工領域,并重組了豐原宿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對引進5個國家的設備、閑置達十年之久的“八五”重點建設項目——宿州市環氧乙烷建設項目進行恢復建設,一次投產成功運行。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環氧乙烷是乙二醇的主要生產原料,由于下游產品產能增長過快導致乙二醇價格持續走高,環氧乙烷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據專家介紹,目前宿州生化公司的生產線是我國第一條、也是惟一一條以玉米等淀粉質農作物為原料生產2萬噸/年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的生產線。
        最主要的是,它是非石油化工法生產,是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不可替代生化產品。近幾年石油價格高居不下,只要石油價格高于35美元/桶,糧食價格低于1400元/噸,糧食路線就很有競爭力,目前該生產線已成為我國生物乙烯及衍生產品的樣板。產品角色可以相互轉化乙醇燃料生產企業延伸產業鏈,搞農作物深加工,不但是培育效益增長點的又一新的開端,而且是吃干榨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可以相互轉化。
        丁醇可以作化工原料,也可以作燃料。國外發達國家也正在研究用丁醇添加汽油。作為燃料,丁醇比乙醇具有更好的性能。乙醇燃料的能量相當于汽油的64%,而丁醇相當于汽油的100%。隨著石油價格的飛漲,將丁醇作為生物能源也是極有可能性的,同樣可以10%的比例與汽油進行配比。屆時,可以形成生物精細化工產品與生物能源的角色轉換。
        雖然我國生物燃料這幾年應用持續升溫,市場規模逐步擴大,但如果說將得到大規模化應用為時尚早。因為目前還存在很多爭議,這些難題可能會絆住應用的步伐。
        影響糧價應慎重對待
        生物燃料受到強烈批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發展已經對全球糧食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目前,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等糧食作物,隨著生物燃料產業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高歌猛進,其對糧食的需求也日益擴大。但在全球耕地與糧食產量基本恒定的情況下,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對糧食供應構成了巨大壓力,市場發出的信號是全球主要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并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像美國那樣輕松面對糧價猛漲,在一些人多地少需要進口糧食的第三世界國家,糧價猛漲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國家貧困人口的生存壓力,低收入群體需要投入更多的有限收入購買糧食。對糧價大幅上漲的不滿已在一些國家引發了局勢的動蕩,糧價的大幅上升對全球經濟與社會穩定構成了威脅。
        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與社會發展部門負責人明確表示,作為一個近些年出現迅猛增長的新需求,生物燃料已經構成近期商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生物燃料并不是惟一影響著糧價的因素。在過去一兩年里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影響糧食供給與需求的多種因素同時對糧價發生作用:隨著收入逐漸增加,上升經濟體國家的民眾需要更多的不同種類食物;國際糧食庫存日漸下降;油價飚升,意味著糧食生產成本的上升;氣候原因導致一些主要糧食出口國如澳大利亞等,近些年產量出現下滑;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生產,對玉米和植物油需求快速增長。
        此外,應區別對待不同種類的生物燃料,一些生物燃料更具有發展潛力,如巴西的蔗糖乙醇。蔗糖乙醇與其他原料生產的乙醇相比,生產成本較低、生產效率較高,因而更具競爭力。而美國的玉米乙醇則生產成本較高,與礦物燃料相比并不具備競爭力。與之相比,各國爭相研究的第二代纖維素乙醇燃料要更具發展潛力,不過要使其實現商業化仍尚需時日,但“它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
        大規模應用當謹慎
        綠色生物燃料的另外一個受到質疑的困惑是,其較低生產效率意味著需要更多土地去種植它所需的原料。在當前的生產技術條件下,將貯存在植物中的太陽能轉化為可供汽車使用的乙醇燃料,效率是非常低的,通常低于0.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將同等的土地用于太陽能發電,其轉化效率要高出50倍至100倍。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主席理查德·派克指出,生物燃料無疑將會在一定區域范圍得到應用,但生物燃料只可能在非常少地區——比如周圍有大面積土地的小城鎮——實現可持續性,“生物燃料能否在較大的范圍內實現可持續應用,這在國與國之間差異很大,所以人們在考慮未來可持續這個問題時必須非常謹慎。”
        派克在2006年擔任化學學會主席前曾在石油業界工作過20年,他近期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使用生物燃料,一趟單程的跨大西洋航班所需燃料相當于一塊面積為30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的年產量。他表示,如果用生物燃料替代英國1%的柴油和汽油消費需求,那么所需種植原料的土地是英國國土面積的1%。
        如果英國想實現歐盟確立的生物燃料標準,那么英國則必須進口生物燃料。歐盟規定,到2010年各成員國的生物燃料要占全部能源消耗的5.75%。按照這個標準,如果英國自己生產這些生物燃料,那么必須要騰出5%的土地,“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生物燃料的“綠色貢獻”也應仔細斟酌,因為在種植生物燃料原料的過程中,施用化肥、收割運輸等都會增加碳排放。在這種情況下,與其過多地談論生物燃料的貢獻,不如關注以下這些更為重要事情:在用戶端“節流”,如關掉開關、擰緊水龍頭等;在供應端“開源”,如加大風能、潮汐能設備建設的力度等。
        從目前技術上看,將秸稈等植物廢料轉化為燃料并不容易。纖維素是植物細胞中的主要物質,通常與木質、油質和黏性物質結合在一起,很難被直接分解出來。在目前的生產技術下,將纖維素轉化為乙醇生產所需要的原料成本高昂;與降解玉米等植物果實相比,纖維素乙醇生產尚不具備商業生產的可行性。
        要使纖維素乙醇在商業上成為可能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要找到能迅速降解纖維素的生物酶,生產過程中投入的能量要小于產出的能量,生產過程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事實上,在各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許多公司及研究機構已經將發展生物燃料尤其是乙醇燃料的目光,瞄準了基于植物纖維素的第二代乙醇生產技術。目前,這個領域的競爭可謂激烈,誰最先實現商業化,誰將贏得未來商機:纖維素乙醇的能量效率在理論上比玉米乙醇要高出3到8倍。業內分析人士預期,纖維素乙醇技術有望在5年內獲得突破。
      有關專家認為并不影響糧食安全
        社會上一直存在一種誤解,認為發展生物能源會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其實,發展生物能源與保障糧食安全并不沖突:第一,生物能源不是與人爭糧,主要是利用農業和糧食加工廢棄物;第二,不會與糧爭地,主要利用荒山荒坡和鹽堿地、荒灘、沙地。
        糧食安全問題不會是制約因素,因為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的主要原料來源是:1、陳化糧,國家糧食儲備中每年都要產生大量的陳化糧;2、糧食加工和飼料生產的下游產品,這類資源極其豐富,通常都棄置掉,浪費巨大;3、在荒灘、鹽堿等種植高產能源作物,如菊芋、甜高粱、紅薯、木薯等,既不占用寶貴的耕地資源,又可提供大量的生產原料,還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只要控制合理,發展生物能源不但不會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糧食安全。市場迫切需要,原料資源豐富,技術基本成熟,企業已有基礎,急需政策支持。的確,中國發展生物能源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幾年來,我國在生物質能利用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沼氣技術,每年所生產能源己達115萬噸油當量,占農村能源的0.24%;由節柴炕灶每年所節約的能量己達52.5萬噸油當量。
        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也極為重視,己連續在四個國家五年計劃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項優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實施,并于2006年陸續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這表明我國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在現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給予了巨大優惠支持,因此,我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和投資前景極為廣闊。
        總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必須科學發展、合理布局,不能一哄而上。要整合現有生物柴油技術資源,完善技術和產業服務體系,加快人才培養,全面提高生物柴油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制定生物柴油質量標準和生物柴油標準體系,促進生物柴油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將生物柴油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納入國家各類科技發展規劃。
        同時,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優惠的價格政策和強制性的市場份額政策,以及政府投資、政府特許權等措施,培育持續穩定增長的生物柴油市場,促進生物柴油的開發利用、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麻豆高清免费国产一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18禁3D|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看电影来5566一区.二区|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