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管道安全預警系統成功實現了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
近日,國家863重點科研項目——管道安全預警系統設備起運,前往阿獨線,為國家能源大動脈擔當“守護神”。它的商業應用,標志著管道安全預警系統成功實現了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
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管道事故數千起,其中70%以上是由打孔盜油、機械施工和自然災害造成的。因此,如何避免管道安全事故成為各國關注的問題。
管道通信電力工程總公司歷時5年,研制出了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它是利用與管道同溝敷設的通信光纜作為分布式土壤振動檢測傳感器,長距離實時監測管道沿線土壤的振動情況,在管道沿線5米范圍內形成保護帶。這些區域一旦發生動土和入侵設施事件,光纜就會立即發出預警并準確定位。
此次應用于阿獨線的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共安裝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單元設備6套,預警管理終端1套,將對全長240公里的阿獨線進行實時監控。據該項目研制負責人介紹,該產品的使用壽命可達25年以上。
早在2006年12月,管道安全預警系統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項目。目前,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已取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套軟件的著作權,并申報了9項國家發明專利。
安全預警系統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管道安全預警領域的技術空白,不僅提高了管道運輸的安全性,也減少了管道遭到破壞所帶來的損失。據悉,管道安全預警系統還將在蘭鄭長成品油管道中應用。
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管道事故數千起,其中70%以上是由打孔盜油、機械施工和自然災害造成的。因此,如何避免管道安全事故成為各國關注的問題。
管道通信電力工程總公司歷時5年,研制出了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它是利用與管道同溝敷設的通信光纜作為分布式土壤振動檢測傳感器,長距離實時監測管道沿線土壤的振動情況,在管道沿線5米范圍內形成保護帶。這些區域一旦發生動土和入侵設施事件,光纜就會立即發出預警并準確定位。
此次應用于阿獨線的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共安裝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單元設備6套,預警管理終端1套,將對全長240公里的阿獨線進行實時監控。據該項目研制負責人介紹,該產品的使用壽命可達25年以上。
早在2006年12月,管道安全預警系統被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項目。目前,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已取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套軟件的著作權,并申報了9項國家發明專利。
安全預警系統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管道安全預警領域的技術空白,不僅提高了管道運輸的安全性,也減少了管道遭到破壞所帶來的損失。據悉,管道安全預警系統還將在蘭鄭長成品油管道中應用。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