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重視一邊限制 風電走在十字路口
■一方面用電形勢緊張,另一方面廣東火力發電受到諸多制約。“新能源”風力發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未來6到7年內,廣東的風力發電能力將提升數倍
■但是風電電價定價機制改革沒有明確說法,很多企業抱怨電價太低賺不到錢
■而另一部分企業開始發掘風電的新應用形式,如投入路燈照明、社區供熱等。風電正尋求新的可持續發展形式
潛力:六七年內發電能力翻幾番
記者昨日從電力部門獲悉,廣東的風力發電、核電等新能源都將迎來一輪高速增長期。
“新能源”這兩年來風靡全國,能源消費大省廣東更是在去年發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鼓勵發展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這其中最受關注的仍然是風電。
和核電相比,風力發電不僅潛力巨大,而且發展模式一直沒有定型,一家知名的風能咨詢公司中國項目經理高輝告訴記者:“廣東的風速狀況大致和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德國差不多。只要條件具備,到2020年實現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是一個合理并可行的目標。”
這樣的規模相當于目前廣州市全年的用電量,并能減少29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有關人士對記者透露,實際上,對廣東沿海地帶風能資源的開發早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廣東沿海幾乎所有適宜進行風力發電的區域已被數家電廠“瓜分”完畢,目前它們多已進入最后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戰略工程的制定階段。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隨著這一大批風力發電場逐漸上馬以及投入使用,廣東在6到7年之內的風力發電能力將翻幾番。”
早前幾年,許多企業都在積極介入風電市場,其中包括香港中電控投與瑞典能源巨頭ABB公司都曾經參與進來。
問題:企業賺不到錢還要壓價
然而,風電“風光”的背后,卻繞不過電價的門檻,風力發電上網電價要求上漲的呼聲一直沒有得到回應,“10月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參加了有關中國風電價格政策研討會 ,但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風力發電目前的定價機制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大方向是“風力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照招標形成的價格確定”。而在風力發電項目招標時,一些企業拼命壓低價格,事實上這個價格已經無法賺錢,有關專業人士說。
根據目前公開的呼聲,風力發電投資者希望能夠對風電價格每千瓦時補貼0.25元,使得風電項目的最終電價達到每千瓦時0.5元至0.6元這個區間,但這個呼聲從去年底傳出后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回應。
突破:市政工程成新應用方向
與此同時,風力發電市場的另一塊空間正在被發掘。“我們現在暫時不進入風電場的投資,電價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廣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曾智勇告訴記者。
據曾智勇表示,他們的風力發電機組目前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方向幾乎都集中在市政工程、照明和社區中。
事實上,目前已有很多風力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在考慮風電設備的新方向,中科院一位能源專家表示,小型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實可以應用到社區、家庭當中,而曾智勇表示,目前小型風力發電機還無法在國內的家庭中推廣使用,盡管技術方面已經比較成熟,目前的風力發電機只需要“輕微的風力”就可以提供電力,但是提供給家庭使用,一方面成本仍然比較高,一臺小的發電機組需要幾萬元,此外,風力發電與電網提供的電如何兼容還是個問題。
[此信息未經證實 僅供參考]
■但是風電電價定價機制改革沒有明確說法,很多企業抱怨電價太低賺不到錢
■而另一部分企業開始發掘風電的新應用形式,如投入路燈照明、社區供熱等。風電正尋求新的可持續發展形式
潛力:六七年內發電能力翻幾番
記者昨日從電力部門獲悉,廣東的風力發電、核電等新能源都將迎來一輪高速增長期。
“新能源”這兩年來風靡全國,能源消費大省廣東更是在去年發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鼓勵發展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這其中最受關注的仍然是風電。
和核電相比,風力發電不僅潛力巨大,而且發展模式一直沒有定型,一家知名的風能咨詢公司中國項目經理高輝告訴記者:“廣東的風速狀況大致和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德國差不多。只要條件具備,到2020年實現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是一個合理并可行的目標。”
這樣的規模相當于目前廣州市全年的用電量,并能減少29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有關人士對記者透露,實際上,對廣東沿海地帶風能資源的開發早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廣東沿海幾乎所有適宜進行風力發電的區域已被數家電廠“瓜分”完畢,目前它們多已進入最后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戰略工程的制定階段。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隨著這一大批風力發電場逐漸上馬以及投入使用,廣東在6到7年之內的風力發電能力將翻幾番。”
早前幾年,許多企業都在積極介入風電市場,其中包括香港中電控投與瑞典能源巨頭ABB公司都曾經參與進來。
問題:企業賺不到錢還要壓價
然而,風電“風光”的背后,卻繞不過電價的門檻,風力發電上網電價要求上漲的呼聲一直沒有得到回應,“10月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參加了有關中國風電價格政策研討會 ,但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風力發電目前的定價機制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大方向是“風力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照招標形成的價格確定”。而在風力發電項目招標時,一些企業拼命壓低價格,事實上這個價格已經無法賺錢,有關專業人士說。
根據目前公開的呼聲,風力發電投資者希望能夠對風電價格每千瓦時補貼0.25元,使得風電項目的最終電價達到每千瓦時0.5元至0.6元這個區間,但這個呼聲從去年底傳出后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回應。
突破:市政工程成新應用方向
與此同時,風力發電市場的另一塊空間正在被發掘。“我們現在暫時不進入風電場的投資,電價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廣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曾智勇告訴記者。
據曾智勇表示,他們的風力發電機組目前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方向幾乎都集中在市政工程、照明和社區中。
事實上,目前已有很多風力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在考慮風電設備的新方向,中科院一位能源專家表示,小型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實可以應用到社區、家庭當中,而曾智勇表示,目前小型風力發電機還無法在國內的家庭中推廣使用,盡管技術方面已經比較成熟,目前的風力發電機只需要“輕微的風力”就可以提供電力,但是提供給家庭使用,一方面成本仍然比較高,一臺小的發電機組需要幾萬元,此外,風力發電與電網提供的電如何兼容還是個問題。
[此信息未經證實 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華北電力大學攜手七大電力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