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可賣國外
記者今天從昌江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已于6月10日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正式獲得注冊,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生產中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可以賣給國外了。
作為CDM開發商的上海川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麻然秋說,隨著二氧化碳減排量的交易進入可操作階段,今后,華盛公司每年可獲數百萬元人民幣收益,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
這是海南首個、也是全國水泥行業第三個獲聯合國注冊的CDM項目。
記者今天在昌江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現代化的水泥生產在高聳的生產塔架內進行,設備封閉運行,看不到傳統水泥生產所產生的滾滾濃煙,也無漫天飛揚的粉塵,真正實現了清潔生產。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來正新說:“這完全得益于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的運用,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該公司余熱電站站長汪能保介紹說,2005年,華盛公司承接國家發改委下達的高科技創新項目,投入6000萬元,成功研發余熱發電技術,即利用水泥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預熱器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項目去年5月初竣工,運行一年來,效益顯著。經測算,生產電耗由原來的每噸67度降到35度,年節約用電4800萬度,節約成本2000多萬元,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6000多噸。
據了解,去年11月,該公司的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被國家發改委批準列為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項目,成為海南省首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也是國內第3個水泥企業CDM項目,標志著海南省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和融資方面又拓展了一個新領域。此前,該公司與瑞典碳資產管理公司簽署了碳排放指標交易合同,意味著該公司將獲得一筆外方支付的碳資產額外收益。
作為CDM開發商的上海川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麻然秋說,隨著二氧化碳減排量的交易進入可操作階段,今后,華盛公司每年可獲數百萬元人民幣收益,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
這是海南首個、也是全國水泥行業第三個獲聯合國注冊的CDM項目。
記者今天在昌江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現代化的水泥生產在高聳的生產塔架內進行,設備封閉運行,看不到傳統水泥生產所產生的滾滾濃煙,也無漫天飛揚的粉塵,真正實現了清潔生產。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來正新說:“這完全得益于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的運用,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該公司余熱電站站長汪能保介紹說,2005年,華盛公司承接國家發改委下達的高科技創新項目,投入6000萬元,成功研發余熱發電技術,即利用水泥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預熱器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項目去年5月初竣工,運行一年來,效益顯著。經測算,生產電耗由原來的每噸67度降到35度,年節約用電4800萬度,節約成本2000多萬元,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6000多噸。
據了解,去年11月,該公司的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被國家發改委批準列為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項目,成為海南省首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也是國內第3個水泥企業CDM項目,標志著海南省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和融資方面又拓展了一個新領域。此前,該公司與瑞典碳資產管理公司簽署了碳排放指標交易合同,意味著該公司將獲得一筆外方支付的碳資產額外收益。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