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賦能 打造紡織制造產業新質生產力
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和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國際優勢產業,為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起到關鍵性作用。
4月8日消息,光大證券研報指出,自2023年年末開始,紡織制造板塊業績改善,紡織制造上游行業訂單改善正在進行,從部分已披露業績的公司可以看到訂單、毛利率、凈利率等指標的好轉,結合多家國際品牌去庫存進入尾聲,預計紡織制造行業盈利能力逐步向上、業績將迎來修復。
國信證券近日發布的紡織服裝4月投資策略暨一季報業績前瞻稱,從宏觀數據看,2024年初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明顯回暖,中國新訂單PMI為過去12個月首次超過50,同時織機開機率保持同環比小幅提升。
“十四五”以來,我國紡織工業統籌疫情防控和行業發展,產業規模保持穩定,科技創新穩步提升,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
從工信部了解到,2023年我國紡織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據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織機保有量達到92.7萬臺,其中噴水織機85.5萬臺,同比增長11.04%。2023年,中國化纖長絲織物總產量達到631億米,同比增長6.05%。
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深度融合創新下,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提高行業質量。開發智能制造工業軟件和生產設備、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普及和應用、建設智能制造創新載體和服務平臺。到2025年,智能制造加快推進,70%的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此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提出,到2035年實現紡織全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掌握發展主動權。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紡織行業始終致力于實現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品牌建設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協同推進,才能實現紡織產業的提質升級和打造產業新質生產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