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河口海山紙業節能減排效果好
梅河口市海山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正確處理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舍得投入,加大對生產技術設備的改造,實現達標排放,促進了企業發展。到2007年初,公司生產能力由1.2萬噸擴大到5萬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上繳稅金345萬元,安排就業515人;每年為農民增加稻草銷售收入1100萬元,為附近運輸戶增收800萬元。公司生產的“海山”牌黃紙板被評為吉林省著名商標,暢銷全國25個省市。
該公司前身是梅河口市油氈原紙廠,地處輝發河上游,是一個具有50年歷史的中型制漿造紙企業。十年前,已經處于停產狀態多年的油氈原紙廠進行改制經營。企業當時無任何污水治理設施,工藝落后,設備陳舊,污染嚴重,是吉林省22戶重點污染源之一。他們建立健全各級環保責任制,制定污水、粉塵、噪音的治理規劃和目標。過去,生產廢水含有大量COD和懸浮物,企業把污水治理當作環保重點。2001年以來,集中每年的稅后利潤、折舊費、大修費,通過發動廣大員工集資、收取用戶預付款等方式,籌措1700萬元用于污水治理,先后建成了沉淀、纖維回收、厭氧、好氧等治理設施,形成了齊全完整、經濟實用、科學規范的污水治理體系。2004年10月,公司通過了由上級環保部門組織的環境評價;2005年9月,污水治理工程通過了省環保局的驗收,基本實現達標排放。
開展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活動。實施清潔生產,對各車間排放的噪音、粉塵、廢水,使用的原料及能源消耗制定嚴格考核指標,并與各部門、車間、班組的工資獎金掛鉤,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節能降耗和開展清潔生產的積極性。2004年,提高紙機的白水循環利用率,使噸紙用水量由原來的160噸下降到50噸以下,污水排放量由每日的8000噸下降到3000噸。各車間組織對廢水中的纖維進行回收,每天回收量達8噸,每年可節約原材料價值100萬元。加強技術改造,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幾年來,投資900萬元對原油氈原紙廠的4條生產線進行改造,淘汰落后工藝,提高了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在建設污水治理設施過程中,確定合理科學的治理工藝,采用COD厭氧發生器處理廢水,單極處理效率達到70%以上,達到國內同行業最好水平,還具有處理費用低,操作簡單的特點。
把發展循環經濟理念始終貫穿于生產經營和環保全過程,努力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環境治理,造紙廢水回用率達到50%以上,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得到了有效利用,每年可創造價值150萬元,大大降低了污水處理費用;鍋爐的粉煤灰用于修路和建筑材料,初步嘗到環境治理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甜頭。為杜絕廢水未經處理排放行為的發生,各生產車間原有排污管全部用鋼板和水泥封閉,所有廢水必須經過污水處理工藝管路匯集到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又投資40萬元在污水處理廠安裝儀器儀表,嚴格控制各車間污水排放量,對廢水處理溫度、流量、各部工藝指標情況隨時掌握,合理調整和改進操作方法。公司制定環境安全事故處理預案,減少和杜絕因突發事件可能對下游水體造成的危害,明確規定了在生產和環保設施運行發生矛盾時,必須遵循先環保后生產的原則。幾年來,他們為了環保工程盡快上馬,保證干旱季節下游水體安全,先后主動關停生產線9次,減少產量1.5萬噸,產值2000萬元。
該公司前身是梅河口市油氈原紙廠,地處輝發河上游,是一個具有50年歷史的中型制漿造紙企業。十年前,已經處于停產狀態多年的油氈原紙廠進行改制經營。企業當時無任何污水治理設施,工藝落后,設備陳舊,污染嚴重,是吉林省22戶重點污染源之一。他們建立健全各級環保責任制,制定污水、粉塵、噪音的治理規劃和目標。過去,生產廢水含有大量COD和懸浮物,企業把污水治理當作環保重點。2001年以來,集中每年的稅后利潤、折舊費、大修費,通過發動廣大員工集資、收取用戶預付款等方式,籌措1700萬元用于污水治理,先后建成了沉淀、纖維回收、厭氧、好氧等治理設施,形成了齊全完整、經濟實用、科學規范的污水治理體系。2004年10月,公司通過了由上級環保部門組織的環境評價;2005年9月,污水治理工程通過了省環保局的驗收,基本實現達標排放。
開展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活動。實施清潔生產,對各車間排放的噪音、粉塵、廢水,使用的原料及能源消耗制定嚴格考核指標,并與各部門、車間、班組的工資獎金掛鉤,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節能降耗和開展清潔生產的積極性。2004年,提高紙機的白水循環利用率,使噸紙用水量由原來的160噸下降到50噸以下,污水排放量由每日的8000噸下降到3000噸。各車間組織對廢水中的纖維進行回收,每天回收量達8噸,每年可節約原材料價值100萬元。加強技術改造,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幾年來,投資900萬元對原油氈原紙廠的4條生產線進行改造,淘汰落后工藝,提高了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在建設污水治理設施過程中,確定合理科學的治理工藝,采用COD厭氧發生器處理廢水,單極處理效率達到70%以上,達到國內同行業最好水平,還具有處理費用低,操作簡單的特點。
把發展循環經濟理念始終貫穿于生產經營和環保全過程,努力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環境治理,造紙廢水回用率達到50%以上,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得到了有效利用,每年可創造價值150萬元,大大降低了污水處理費用;鍋爐的粉煤灰用于修路和建筑材料,初步嘗到環境治理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甜頭。為杜絕廢水未經處理排放行為的發生,各生產車間原有排污管全部用鋼板和水泥封閉,所有廢水必須經過污水處理工藝管路匯集到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又投資40萬元在污水處理廠安裝儀器儀表,嚴格控制各車間污水排放量,對廢水處理溫度、流量、各部工藝指標情況隨時掌握,合理調整和改進操作方法。公司制定環境安全事故處理預案,減少和杜絕因突發事件可能對下游水體造成的危害,明確規定了在生產和環保設施運行發生矛盾時,必須遵循先環保后生產的原則。幾年來,他們為了環保工程盡快上馬,保證干旱季節下游水體安全,先后主動關停生產線9次,減少產量1.5萬噸,產值2000萬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