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視線:發展高科技 創新大發展(下)
科技創新為中原管具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技術服務促進企業高效發展
時光邁著輕盈的腳步進入2008年,中原管具也收獲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在欠平衡、空氣鉆井、下套管等技術服務方面捷報頻傳,精彩紛呈。
1月6日,從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傳來喜訊,經過艱苦施工,這個處優質高效地完成了柴達木盆地綠11井欠平衡鉆井工程施工任務。
為增強科技裝備實力,更好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該處率先引進美國威廉姆斯公司的欠平衡鉆井裝置,先后組織兩批技術人員赴美國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同時成立了欠平衡技術服務隊。
2007年,該處抓住欠平衡服務井位增多的機遇,積極開展工作,先后中標了腰南1井、肇深13井、綠11井、金龍3井等8口井,實現了快速發展。
為加快川東北地區的勘探開發步伐,進一步提高機械鉆速,該處空氣鉆井技術服務部自2007年1月成立以來,已在普光氣田先后完成了12口井的氣體鉆井施工,實現產值5000萬元。在油田之外,還先后中標并完成西南局大邑3井、南方勘探公司東岳1井的空氣鉆井服務工作,成為一支享譽川東北市場的空氣鉆井技術服務勁旅。
特別是在備受中國石化高層關注的普光301-4井,經過空氣鉆井技術服務部的努力,節約鉆進周期60~90天,并創出普光氣田5項新紀錄。
目前,該處已發展成為具有2套空氣鉆、2套氮氣鉆設備的專業服務隊伍,在川東北市場獨領風騷。
在注重技術領先的同時,中原套管非常重視設備的更新換代,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從美國進口4套TQ20套管鉗,采用降溫型風冷動力站,為提高井身質量、延長井身壽命、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保證。
這支技術日益成熟的套管隊不僅在國內鉆井市場成為一面獵獵飄揚的旗幟,而且自2006年年底進入沙特市場后,人員已由當初的3人發展到20人,成為擁有8套設備、4支小分隊的專業隊伍,在強手如林的沙特市場站穩了腳跟。
幾年來,中原套管隊先后征戰于戈壁大漠、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地,成為享譽石油石化領域的王牌套管隊。
生產制造插上企業騰飛翅膀
讓中原管具人自豪的不單是技術服務贏得了市場,促進了企業高效發展,而且在鉆桿和鉆頭生產制造方面也風景獨好,構筑了一個個效益增長點。
2006年11月18日,該處自行生產的298根5英寸鉆桿和317根3.5英寸鉆桿運往美國。這是該處與美國加耐特石油技術服務公司間的一筆國際業務,僅用20天就完成了生產任務,并且優質率達100%,產品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完全符合API標準。
2007年10月15日,由該處自行對焊生產的416根4000米5英寸鉆桿在也門市場投入使用,這是該處自制鉆桿進入哈薩克斯坦之后再次成功進軍國際市場。
早在2003年6月,隨著修井工作量的不斷增加,急需大批全新鉆桿。該處決策層算了一筆賬,購買全新鉆桿每噸約1.5萬~2.1萬元,而自己購置接頭毛坯加工成全新鉆桿,每噸可節約數千元。如果買,要多花30%左右,一年就是近千萬元。于是,該處果斷決策,進行全新鉆桿制造,構筑效益增長點。
隨著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鋼材價格暴漲、鉆桿采購困難,以及內外部市場配套缺口大的實際,該處第二套鉆桿摩擦對焊生產線于2006年11月正式投產,使鉆桿生產制造能力提高了一倍,達到年產鉆桿2萬根,年可節約鉆具采購資金5000萬元。
一分耕耘,一分回報。該處鉆桿對焊項目自投產以來,已累計修復和加工制造全新5英寸、2.7英寸和3.5英寸等規格型號的鉆桿3萬多根,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全部投用到中原、陜北、東北、鄂爾多斯等市場,大大緩解了國內外鉆具緊張壓力,累計節約采購資金近3億元,并解決了50多名員工就業。
2006年10月9日,對于該處中原金剛石鉆頭廠而言,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天,美國CBS公司與該處簽訂了鉆頭訂購協議。
中原金剛石鉆頭自2002年投產以來,順市場而動,針對上部地層特點,設計制造出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的螺旋五刀翼金剛石鉆頭和優質修井鉆頭,對鑄造碳化鎢進行了優選,改進了噴嘴設計,為鉆井隊優質高效地鉆井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各鉆井公司的青睞。2005年,該處審時度勢,辦理了加入中國石化一級網的手續,為金剛石鉆頭進入中國石化市場打開了成功之門。
為了使“中原”PDC螺旋鉆頭盡快達到國內外同類鉆頭先進水平,該處堅持在質量上下工夫。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大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優化鉆頭冠設計,優選組合復合片設計,采取防渦動布齒方法,提高了產品性能。其自行研制生產的4只“中原”金剛石螺旋鉆頭成功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
為滿足市場需要,該處又新上了一條鉆頭生產線,擴大了鉆頭生產規模,使鉆頭年產能達到600只,產品先后進入新疆、鄂爾多斯、陜北、東北、冀東、美國等國內外市場,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針對新疆、西南市場的實際情況,該處研制了9"zy316a、6"zy305a型號鉆頭,2007年,其中一只9"PDC鉆頭在腰英臺油田連續使用9口井,純鉆進時間達266小時,累計鉆井進尺達10698米,創該地區歷史最好水平。
中原管具的打撈技術和井控技術也享譽油田內外,特別是西南項目部被中國石化確立為川東北井控服務中心,為確保“川氣東送”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證,做出了積極貢獻。
技術服務促進企業高效發展
時光邁著輕盈的腳步進入2008年,中原管具也收獲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在欠平衡、空氣鉆井、下套管等技術服務方面捷報頻傳,精彩紛呈。
1月6日,從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傳來喜訊,經過艱苦施工,這個處優質高效地完成了柴達木盆地綠11井欠平衡鉆井工程施工任務。
為增強科技裝備實力,更好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該處率先引進美國威廉姆斯公司的欠平衡鉆井裝置,先后組織兩批技術人員赴美國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同時成立了欠平衡技術服務隊。
2007年,該處抓住欠平衡服務井位增多的機遇,積極開展工作,先后中標了腰南1井、肇深13井、綠11井、金龍3井等8口井,實現了快速發展。
為加快川東北地區的勘探開發步伐,進一步提高機械鉆速,該處空氣鉆井技術服務部自2007年1月成立以來,已在普光氣田先后完成了12口井的氣體鉆井施工,實現產值5000萬元。在油田之外,還先后中標并完成西南局大邑3井、南方勘探公司東岳1井的空氣鉆井服務工作,成為一支享譽川東北市場的空氣鉆井技術服務勁旅。
特別是在備受中國石化高層關注的普光301-4井,經過空氣鉆井技術服務部的努力,節約鉆進周期60~90天,并創出普光氣田5項新紀錄。
目前,該處已發展成為具有2套空氣鉆、2套氮氣鉆設備的專業服務隊伍,在川東北市場獨領風騷。
在注重技術領先的同時,中原套管非常重視設備的更新換代,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從美國進口4套TQ20套管鉗,采用降溫型風冷動力站,為提高井身質量、延長井身壽命、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保證。
這支技術日益成熟的套管隊不僅在國內鉆井市場成為一面獵獵飄揚的旗幟,而且自2006年年底進入沙特市場后,人員已由當初的3人發展到20人,成為擁有8套設備、4支小分隊的專業隊伍,在強手如林的沙特市場站穩了腳跟。
幾年來,中原套管隊先后征戰于戈壁大漠、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地,成為享譽石油石化領域的王牌套管隊。
生產制造插上企業騰飛翅膀
讓中原管具人自豪的不單是技術服務贏得了市場,促進了企業高效發展,而且在鉆桿和鉆頭生產制造方面也風景獨好,構筑了一個個效益增長點。
2006年11月18日,該處自行生產的298根5英寸鉆桿和317根3.5英寸鉆桿運往美國。這是該處與美國加耐特石油技術服務公司間的一筆國際業務,僅用20天就完成了生產任務,并且優質率達100%,產品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完全符合API標準。
2007年10月15日,由該處自行對焊生產的416根4000米5英寸鉆桿在也門市場投入使用,這是該處自制鉆桿進入哈薩克斯坦之后再次成功進軍國際市場。
早在2003年6月,隨著修井工作量的不斷增加,急需大批全新鉆桿。該處決策層算了一筆賬,購買全新鉆桿每噸約1.5萬~2.1萬元,而自己購置接頭毛坯加工成全新鉆桿,每噸可節約數千元。如果買,要多花30%左右,一年就是近千萬元。于是,該處果斷決策,進行全新鉆桿制造,構筑效益增長點。
隨著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鋼材價格暴漲、鉆桿采購困難,以及內外部市場配套缺口大的實際,該處第二套鉆桿摩擦對焊生產線于2006年11月正式投產,使鉆桿生產制造能力提高了一倍,達到年產鉆桿2萬根,年可節約鉆具采購資金5000萬元。
一分耕耘,一分回報。該處鉆桿對焊項目自投產以來,已累計修復和加工制造全新5英寸、2.7英寸和3.5英寸等規格型號的鉆桿3萬多根,焊接質量合格率達100%,全部投用到中原、陜北、東北、鄂爾多斯等市場,大大緩解了國內外鉆具緊張壓力,累計節約采購資金近3億元,并解決了50多名員工就業。
2006年10月9日,對于該處中原金剛石鉆頭廠而言,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天,美國CBS公司與該處簽訂了鉆頭訂購協議。
中原金剛石鉆頭自2002年投產以來,順市場而動,針對上部地層特點,設計制造出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的螺旋五刀翼金剛石鉆頭和優質修井鉆頭,對鑄造碳化鎢進行了優選,改進了噴嘴設計,為鉆井隊優質高效地鉆井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各鉆井公司的青睞。2005年,該處審時度勢,辦理了加入中國石化一級網的手續,為金剛石鉆頭進入中國石化市場打開了成功之門。
為了使“中原”PDC螺旋鉆頭盡快達到國內外同類鉆頭先進水平,該處堅持在質量上下工夫。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大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優化鉆頭冠設計,優選組合復合片設計,采取防渦動布齒方法,提高了產品性能。其自行研制生產的4只“中原”金剛石螺旋鉆頭成功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
為滿足市場需要,該處又新上了一條鉆頭生產線,擴大了鉆頭生產規模,使鉆頭年產能達到600只,產品先后進入新疆、鄂爾多斯、陜北、東北、冀東、美國等國內外市場,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針對新疆、西南市場的實際情況,該處研制了9"zy316a、6"zy305a型號鉆頭,2007年,其中一只9"PDC鉆頭在腰英臺油田連續使用9口井,純鉆進時間達266小時,累計鉆井進尺達10698米,創該地區歷史最好水平。
中原管具的打撈技術和井控技術也享譽油田內外,特別是西南項目部被中國石化確立為川東北井控服務中心,為確保“川氣東送”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證,做出了積極貢獻。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