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標準逐步完善與國際接軌
國內汽車業界《乘用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和《乘用車后碰撞燃油系統安全要求》兩個標準于7月1日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汽車安全標準逐步完善,向國際接軌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對汽車生產廠家提出了更高要求。
“鋼板厚、車身重,車子才安全”--長期以來,一些舊觀念左右著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與否的判斷。保定長城汽車公司宣傳部負責人商玉貴介紹說,現在幾乎所有汽車廠商在宣傳自己產品的安全性的時候都不涉及鋼板厚薄,而是強調復合式車體結構設計和碰撞吸能技術。“我們經常看到發生車禍的車身損毀嚴重,發動機蓋向上翹彎,發動機室里的機件向上方及兩側移動,但唯獨不朝駕駛室的方向凹進。這種駕乘人員安全第一的理念,顯然不能再依靠鋼板的厚薄來進行簡單判斷。”“無論是德國車還是美國車、日本車,速度達到50公里/時,1.5噸的車體發生碰撞沖擊,鋼板厚薄差0.1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平面抗沖擊能力對安全性基本上沒有影響。安全性能是由堅固、合理的車身結構提供的。”一位業內專家指出,先進結構才是汽車安全的關鍵。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安全性能是由整車帶有逐級吸能及抗變型能力骨架決定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評價一輛汽車的安全性能,經常使用的術語是“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前者是指盡量提高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減少行車時所產生的偏差,在險情出現時將發生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后者是指一旦事故發生,車輛對車內乘員及外部人員的保護程度。碰撞試驗被視為檢驗被動安全性最重要的課題,有人把它稱作汽車安全的“靈魂”,越是通過嚴格的碰撞標準,汽車的安全系數就越大。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的汽車安全沒有被動安全性標準,2003年有關部門頒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根據規定,我國汽車正面碰撞的速度標準為50公里/小時,碰撞方式為100%正面碰撞,碰撞測試結果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并沒有進行側面碰撞測試的要求。這一標準跟國際知名的EuroNCAP相比,力度明顯不足。EuroNCAP標準是以每小時64公里的速度碰撞,而且偏置40%碰撞更符合真實情況,這個評價體系對各國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影響,國際上保險公司也將NCAP結論作為車輛保費的主要依據。
此前,由于我國沒有相應的側面和后面碰撞法規,也沒有權威的非官方安全評估體系,因此許多汽車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不愿為車輛加裝側防撞桿、安全油箱及采用計算機技術的新型電子安全裝備。國內碰撞標準的疏松讓這些車能夠順利通過檢測。在國外,對于汽車安全的測評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NCAP汽車碰撞星級排名機構的影響力和公正性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由于它試驗科學、組織公正、影響力大,并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布試驗結果,因此各大汽車企業都非常重視,把它作為改進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要評估依據。
據了解,除7月1日出臺的兩個標準外,國內一些非官方機構也正在積極采取行動力圖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細化的碰撞參考標準。不久前,國內某高校和一家汽車俱樂部宣布引進NCAP新車安全評估體系,據透露,為使國內的新車有綜合評價標準,一項名為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范)的方案正在積極地籌劃中,預計包括正碰、側碰、后碰等內容。但業內一些專家也提醒:各類機構的參與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檢測機構進行補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車參考依據,但評測應該設立獨立的監督機構與完善的監督流程,必須確保公正客觀性,否則不排除有淪為變相商業行為的可能。
“鋼板厚、車身重,車子才安全”--長期以來,一些舊觀念左右著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與否的判斷。保定長城汽車公司宣傳部負責人商玉貴介紹說,現在幾乎所有汽車廠商在宣傳自己產品的安全性的時候都不涉及鋼板厚薄,而是強調復合式車體結構設計和碰撞吸能技術。“我們經常看到發生車禍的車身損毀嚴重,發動機蓋向上翹彎,發動機室里的機件向上方及兩側移動,但唯獨不朝駕駛室的方向凹進。這種駕乘人員安全第一的理念,顯然不能再依靠鋼板的厚薄來進行簡單判斷。”“無論是德國車還是美國車、日本車,速度達到50公里/時,1.5噸的車體發生碰撞沖擊,鋼板厚薄差0.1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平面抗沖擊能力對安全性基本上沒有影響。安全性能是由堅固、合理的車身結構提供的。”一位業內專家指出,先進結構才是汽車安全的關鍵。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安全性能是由整車帶有逐級吸能及抗變型能力骨架決定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評價一輛汽車的安全性能,經常使用的術語是“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前者是指盡量提高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減少行車時所產生的偏差,在險情出現時將發生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后者是指一旦事故發生,車輛對車內乘員及外部人員的保護程度。碰撞試驗被視為檢驗被動安全性最重要的課題,有人把它稱作汽車安全的“靈魂”,越是通過嚴格的碰撞標準,汽車的安全系數就越大。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的汽車安全沒有被動安全性標準,2003年有關部門頒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根據規定,我國汽車正面碰撞的速度標準為50公里/小時,碰撞方式為100%正面碰撞,碰撞測試結果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并沒有進行側面碰撞測試的要求。這一標準跟國際知名的EuroNCAP相比,力度明顯不足。EuroNCAP標準是以每小時64公里的速度碰撞,而且偏置40%碰撞更符合真實情況,這個評價體系對各國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影響,國際上保險公司也將NCAP結論作為車輛保費的主要依據。
此前,由于我國沒有相應的側面和后面碰撞法規,也沒有權威的非官方安全評估體系,因此許多汽車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不愿為車輛加裝側防撞桿、安全油箱及采用計算機技術的新型電子安全裝備。國內碰撞標準的疏松讓這些車能夠順利通過檢測。在國外,對于汽車安全的測評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NCAP汽車碰撞星級排名機構的影響力和公正性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由于它試驗科學、組織公正、影響力大,并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布試驗結果,因此各大汽車企業都非常重視,把它作為改進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要評估依據。
據了解,除7月1日出臺的兩個標準外,國內一些非官方機構也正在積極采取行動力圖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細化的碰撞參考標準。不久前,國內某高校和一家汽車俱樂部宣布引進NCAP新車安全評估體系,據透露,為使國內的新車有綜合評價標準,一項名為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范)的方案正在積極地籌劃中,預計包括正碰、側碰、后碰等內容。但業內一些專家也提醒:各類機構的參與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檢測機構進行補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車參考依據,但評測應該設立獨立的監督機構與完善的監督流程,必須確保公正客觀性,否則不排除有淪為變相商業行為的可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