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首座大型風電場 每年可提供1億度電
北京市首座大型風電場——北京官廳風電場一期工程進入最后安裝階段,首臺風機昨天開始吊裝,預計年底竣工并網發電。屆時,每年可提供1億度綠色電力,滿足10萬戶家庭生活用電需求。
記者昨天在官廳水庫南岸的風電場風機吊裝現場了解到,風力發電場生產的電能將直接輸入北京電網,提供給市民和奧運場館使用。風力發電場一期工程裝機容量5萬千瓦,每年可提供1億度的綠色電力,可滿足10萬戶家庭生活用電需求。據介紹,風電場的建設是本市首次對風能資源的規模化利用,是實現奧運承諾的重大工程之一。風力發電場借風發電,將改變北京市民用電結構中沒有使用風能的歷史。
首座風電場選址延慶西北端官廳水庫南岸,這里民間曾流傳著“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民謠,是傳統意義上的北京“上風口”,在70米的高度多年平均風速為7.11米/秒,平均風功率密度約為422瓦/平方米,年有效發電小時約為2000小時,達到了風電行業規定的“發電小時數在1800小時以上,平均風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以上建設風電場”的條件。
建成后的風電場將由33臺巨大的白色風電機組排布在公路北側,直徑70余米的葉輪在藍天、青山、白云、湖水下迎風逆轉,將為北京地區增添一個旅游亮點。
記者昨天在官廳水庫南岸的風電場風機吊裝現場了解到,風力發電場生產的電能將直接輸入北京電網,提供給市民和奧運場館使用。風力發電場一期工程裝機容量5萬千瓦,每年可提供1億度的綠色電力,可滿足10萬戶家庭生活用電需求。據介紹,風電場的建設是本市首次對風能資源的規模化利用,是實現奧運承諾的重大工程之一。風力發電場借風發電,將改變北京市民用電結構中沒有使用風能的歷史。
首座風電場選址延慶西北端官廳水庫南岸,這里民間曾流傳著“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民謠,是傳統意義上的北京“上風口”,在70米的高度多年平均風速為7.11米/秒,平均風功率密度約為422瓦/平方米,年有效發電小時約為2000小時,達到了風電行業規定的“發電小時數在1800小時以上,平均風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以上建設風電場”的條件。
建成后的風電場將由33臺巨大的白色風電機組排布在公路北側,直徑70余米的葉輪在藍天、青山、白云、湖水下迎風逆轉,將為北京地區增添一個旅游亮點。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意法半導體與英特爾將組建閃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