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近日,中國ERP第一品牌神州數碼ERP為推動“ERP WORLD 2007 世界級制造” 《ERP在中國》行業峰會,特發起“中國ERP歷史圖文征集”活動。據悉,如此大規模的展出中國ERP歷史的活動,在業界還是第一次,本次圖文征集活動是為了讓大家了解ERP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那么昨天的ERP究竟有怎樣的發展歷史呢?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快了制造企業的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進程。現代企業管理技術的目的是通過現代管理模式與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合理、系統地管理經營與生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資源、人、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產生企業經濟效益。那么在昨天的ERP系統是否能滿足企業的這些需求呢?
ERP的昨天 從沉痛中吸取經驗
中國最初的ERP,是從引進外文說明書、大規模實驗開始的,然而早期的嘗試性實驗得到的不是驚喜,更多的是失敗。ERP(企業資源計劃)本身作為IT技術與企業現代管理模式的交融產物,不僅是一個IT軟件技術課題,也是一個資源管理理念的課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實施全面改革開放政策后,企業信息化發展開始逐步啟動。伴隨著中國民族信息產業化開發的一次次陣痛,大量西方先進技術和理念也開始涌入中國。然而在今天看來,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中國歷程”,逐漸形成ERP行業的三足鼎立局面,以財務軟件起家的ERP占據中國市場大部份額,外國ERP企業紛紛侵入中國市場,專注于制造企業的ERP雖然迎合市場需求,但是并沒有打開市場的大門,其功能應用并不能全部為人所知。
1982年3月,中國第一家專注于ERP軟件開發及供應的公司,鼎新電腦公司在臺灣成立。受惠于臺灣省蓬勃發展的制造業,為日后成為臺灣省排名第一的自有品牌ERP供應商奠定了基礎。
政府正式扶持是從1987年開始的,那年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中心成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著名教授吳澄長期擔任該中心主任。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扶植CIMS工程建設。在機械工業部支持下,除了以CIMS為核心發展起來的一批中國軟件企業外,另一班人馬在國家財政部支持下,以財務軟件為發展目標,在中國管理軟件市場上發展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軟件廠商。1989年,由財政部許建鋼策劃的《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出臺,這是業內著名的“許十條”。其對市場影響超過了十年。在財政部財務電算化強力推進中,大批財務軟件企業得以先行發展起來。它們在規模和資本實力上逐漸超過了創辦時間更早、經營產品技術難度更高的ERP企業。同時也為后來一直有所爭議的“某某ERP其實就是財務軟件”埋下了伏筆。
1995年,SAP在中國分公司成立,標志著外資ERP開始大規模進軍中國。1998年SAP在經過了近3年市場準備期后,開始大力開拓市場。這一年,聯想和海爾先后啟動了SAP系統建設。多數中國企業用戶從這一時期起,第一次了解到SAP是全球最具權威的ERP軟件供應商,同時通過聯想和海爾的效果上,感受到信息化的力量。同時,幾年之后從聯想分拆出來的神州數碼也成為了SAP的服務伙伴。
1998年,金蝶、用友兩家國內財務軟件公司先后宣布轉型進軍ERP市場。2001年兩家公司成功上市后,更加增加了進軍ERP市場的聲勢。但是,兩家公司的口水仗從始至終一直沒有停息,而口水仗帶來的是雙輸效果,業內一度對財務軟件公司的ERP能力加大了懷疑。在整個國內ERP發展中,這種彼此傷害為目的的口水戰更是不斷。
ERP的今天 成功經驗積累 官方政策扶持
2001年國內財務軟件廠商通過并購,紛紛轉向ERP;老的ERP廠商問題頻發,退出市場。同年12月,神州數碼與臺灣鼎新電腦合資成立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DCMS)。通過這次合作,臺灣省制造業管理的成功經驗開始傳入內陸地區。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神州數碼ERP得到大量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成功實施經驗。通過“東南汽車”等業內轟動一時的項目的實施,神州數碼ERP顯示出了其中國ERP第一品牌的實力。自此,中國ERP市場逐步進入成熟期。
去年,科技部落實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啟動了"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同年,發改委發布了《高技術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信息產業部建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信息化。三部委的鼎力支持為創建ERP發展的有利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ERP的明天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在今天看來,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中國歷程”,與其它信息技術相比更為艱辛和磨練意志。目前,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空間、豐富的ERP成功經驗,造就ERP輝煌的明天絕不會是一種臆測。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ERP發展到現在,我們仍然面臨的問題。這不僅需要ERP廠商的努力,需要各制造行業“領頭羊”企業的引領,需要政府政策上面的扶持與支持,還需要媒體對ERP行業的正確的、客觀的引導,逐漸打消制造行業對ERP管理及ERP系統軟件認識和意識的偏差。讓更多的企業從客觀、正確的渠道了解ERP的管理理念。所以說,ERP的成功實施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市場期待專業、務實、負責,并且長期專注于ERP行業的廠商脫穎而出,為更多用戶分享經驗,復制成功,帶領行業邁向新的輝煌。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加快了制造企業的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進程。現代企業管理技術的目的是通過現代管理模式與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合理、系統地管理經營與生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資源、人、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產生企業經濟效益。那么在昨天的ERP系統是否能滿足企業的這些需求呢?
ERP的昨天 從沉痛中吸取經驗
中國最初的ERP,是從引進外文說明書、大規模實驗開始的,然而早期的嘗試性實驗得到的不是驚喜,更多的是失敗。ERP(企業資源計劃)本身作為IT技術與企業現代管理模式的交融產物,不僅是一個IT軟件技術課題,也是一個資源管理理念的課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實施全面改革開放政策后,企業信息化發展開始逐步啟動。伴隨著中國民族信息產業化開發的一次次陣痛,大量西方先進技術和理念也開始涌入中國。然而在今天看來,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中國歷程”,逐漸形成ERP行業的三足鼎立局面,以財務軟件起家的ERP占據中國市場大部份額,外國ERP企業紛紛侵入中國市場,專注于制造企業的ERP雖然迎合市場需求,但是并沒有打開市場的大門,其功能應用并不能全部為人所知。
1982年3月,中國第一家專注于ERP軟件開發及供應的公司,鼎新電腦公司在臺灣成立。受惠于臺灣省蓬勃發展的制造業,為日后成為臺灣省排名第一的自有品牌ERP供應商奠定了基礎。
政府正式扶持是從1987年開始的,那年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中心成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著名教授吳澄長期擔任該中心主任。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扶植CIMS工程建設。在機械工業部支持下,除了以CIMS為核心發展起來的一批中國軟件企業外,另一班人馬在國家財政部支持下,以財務軟件為發展目標,在中國管理軟件市場上發展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軟件廠商。1989年,由財政部許建鋼策劃的《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出臺,這是業內著名的“許十條”。其對市場影響超過了十年。在財政部財務電算化強力推進中,大批財務軟件企業得以先行發展起來。它們在規模和資本實力上逐漸超過了創辦時間更早、經營產品技術難度更高的ERP企業。同時也為后來一直有所爭議的“某某ERP其實就是財務軟件”埋下了伏筆。
1995年,SAP在中國分公司成立,標志著外資ERP開始大規模進軍中國。1998年SAP在經過了近3年市場準備期后,開始大力開拓市場。這一年,聯想和海爾先后啟動了SAP系統建設。多數中國企業用戶從這一時期起,第一次了解到SAP是全球最具權威的ERP軟件供應商,同時通過聯想和海爾的效果上,感受到信息化的力量。同時,幾年之后從聯想分拆出來的神州數碼也成為了SAP的服務伙伴。
1998年,金蝶、用友兩家國內財務軟件公司先后宣布轉型進軍ERP市場。2001年兩家公司成功上市后,更加增加了進軍ERP市場的聲勢。但是,兩家公司的口水仗從始至終一直沒有停息,而口水仗帶來的是雙輸效果,業內一度對財務軟件公司的ERP能力加大了懷疑。在整個國內ERP發展中,這種彼此傷害為目的的口水戰更是不斷。
ERP的今天 成功經驗積累 官方政策扶持
2001年國內財務軟件廠商通過并購,紛紛轉向ERP;老的ERP廠商問題頻發,退出市場。同年12月,神州數碼與臺灣鼎新電腦合資成立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DCMS)。通過這次合作,臺灣省制造業管理的成功經驗開始傳入內陸地區。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神州數碼ERP得到大量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成功實施經驗。通過“東南汽車”等業內轟動一時的項目的實施,神州數碼ERP顯示出了其中國ERP第一品牌的實力。自此,中國ERP市場逐步進入成熟期。
去年,科技部落實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啟動了"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同年,發改委發布了《高技術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信息產業部建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信息化。三部委的鼎力支持為創建ERP發展的有利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ERP的明天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在今天看來,以ERP為代表的信息化“中國歷程”,與其它信息技術相比更為艱辛和磨練意志。目前,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空間、豐富的ERP成功經驗,造就ERP輝煌的明天絕不會是一種臆測。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ERP發展到現在,我們仍然面臨的問題。這不僅需要ERP廠商的努力,需要各制造行業“領頭羊”企業的引領,需要政府政策上面的扶持與支持,還需要媒體對ERP行業的正確的、客觀的引導,逐漸打消制造行業對ERP管理及ERP系統軟件認識和意識的偏差。讓更多的企業從客觀、正確的渠道了解ERP的管理理念。所以說,ERP的成功實施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市場期待專業、務實、負責,并且長期專注于ERP行業的廠商脫穎而出,為更多用戶分享經驗,復制成功,帶領行業邁向新的輝煌。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