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視點]觸摸屏人機對話工藝自控組合等染整系列技術創新至關
活性染料無鹽軋蒸連續染色工藝與濕短蒸工藝、冷軋堆染色工藝和傳統的軋烘軋蒸工藝相比,具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工藝可靠性和經濟性、環保性。該工藝的染料、助劑及設備均已實現國產化。主要特點如下:省去打底機,只需還原皂洗機,節省土建和設備投資;減少了工藝控制點,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軋烘軋蒸工藝仿樣設備,可以完成無鹽軋蒸工藝的仿樣任務,并且操作快捷;省去打底機,省去紅外線予烘和烘筒烘燥,綜合節能30%,織物染透性好并且防止了染料泳移;省去打底機,減少了換品種的擦車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適合小匹量染色;染料和堿劑一浴連續軋染,拼染中間色穩定;省去打底機,徹底克服了加工高支高密織物在打底機上產生的皺條;染料和堿劑一浴連續軋染,減少了操作人員,降低了用工成本;無鹽軋蒸工藝,染色不需用鹽,減少了染色化學品用量90%,從根木上消除了印染污水中的鹽難以去除的難題;染色不用鹽,浮色不易回沾,改善了染色布的洗滌性,減少污水排放30%以上,提高了染色牢度。
西安工程大學
微懸浮體染整技術縮短纖維受熱時間
微懸浮體染整技術是一種前所未聞的原創性工業技術,由西安工程大學發明并命名。該技術已經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和商務部于2004年聯合發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中列為重點新技術。國家環保總局已經將該技術列入2007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
與傳統的染色過程相比,在微懸浮體染色過程中被染纖維的受熱史明顯縮短,纖維在染色過程中的損傷因之會明顯減小。對散纖維染色來說,染后纖維的可紡性可得到明顯的改善。在蠶絲紡織品的染色過程中,由于微懸浮體化的染料在纖維表面的吸附率很高,從而使上述纖維的染料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都得以顯著提高。采用微懸浮體染色技術所得染品的色澤鮮艷度明顯提高且手感得到顯著改善,染品的各項色牢度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在蠶絲織物的染色過程中可以完全不使用作為促染劑使用的無機鹽,真正實現了“無鹽染色”,從而杜絕了織物在染色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擦傷現象。在企業進行的大生產結果表明,采用微懸浮體染色技術可以使蛋白質纖維染色加工的時間縮短50%左右,可以使染料的利用率提高5-10%左右,可以獲得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
西安工程大學
微懸浮體染整技術縮短纖維受熱時間
微懸浮體染整技術是一種前所未聞的原創性工業技術,由西安工程大學發明并命名。該技術已經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和商務部于2004年聯合發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中列為重點新技術。國家環保總局已經將該技術列入2007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
與傳統的染色過程相比,在微懸浮體染色過程中被染纖維的受熱史明顯縮短,纖維在染色過程中的損傷因之會明顯減小。對散纖維染色來說,染后纖維的可紡性可得到明顯的改善。在蠶絲紡織品的染色過程中,由于微懸浮體化的染料在纖維表面的吸附率很高,從而使上述纖維的染料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都得以顯著提高。采用微懸浮體染色技術所得染品的色澤鮮艷度明顯提高且手感得到顯著改善,染品的各項色牢度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在蠶絲織物的染色過程中可以完全不使用作為促染劑使用的無機鹽,真正實現了“無鹽染色”,從而杜絕了織物在染色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擦傷現象。在企業進行的大生產結果表明,采用微懸浮體染色技術可以使蛋白質纖維染色加工的時間縮短50%左右,可以使染料的利用率提高5-10%左右,可以獲得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直流輸電設備國產化邁出新步伐
下一篇:我國飲料行業形成多元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