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速度偏快 應關注下游需求變化
今年1~6月,機械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3423.15億元,同比增長32.5%。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認為,這樣的增長速度偏快,恐難以持久。
“對機械工業來說,理想的速度以年均增長15%~20%為宜。但面對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設備制造企業無法單方面拒絕擴大生產。”
蔡惟慈說,如果需求增長之勢回落,已經大大膨脹了的生產能力必然陷于加倍過剩的困境。因此機械工業必須密切關注電力、冶金、石化、建筑等重點用戶領域需求變化的苗頭,并及早調整產品結構、更新發展理念,做好應變準備。
部分行業運行態勢出現變化
事實上,一些行業的增長速度已經開始出現回落。其中最讓蔡惟慈感到不安的是農機行業。1~6月累計,農機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15%,低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近15個百分點,是機械工業各行業中增長速度低于20%的少數幾個分行業之一。主要農機產品產量增長乏力或大幅下降:大中型拖拉機產量104069臺,同比下降3.81%;小型拖拉機979888萬臺,同比只增長4.40%;收獲機械127927臺,同比下降3.72%;農用運輸機械94.3萬輛,同比僅微升3.76%。
此外,發電設備與前幾年30%以上的增速相比,今年上半年增速已大幅回落至4.85%;煉油及化工專用設備、金屬冶煉設備、金屬軋制設備的增長勢頭也已明顯回落。
輸變電設備與發電設備相比增速加快,其中變壓器增長21.67%,鋼芯鋁絞線增長22.15%;混凝土機械同比增長高達45.75%。
“以上跡象表明,農機購買力增長已顯疲態,說明農業發展仍然是短腿;煉油、冶金行業投資勢頭已經回落;電站建設超常增長已趨于平穩,但電網建設正在升溫;混凝土機械的高速增長則突出表明全社會基本建設仍比較熱。”蔡惟慈說。
不過,蔡惟慈認為機械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尚可。主要表現在效益增長快于產銷增長;重點產品生產形勢較好,新產品開發持續提速,產品結構調整繼續向預期方向發展;進出口順差持續增加,顯示機械工業企業國際競爭力在提高。
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在機械工業的市場結構中,外向比重正在增大,主要體現在出口增速快于進口。出口交貨值占總產值的比重已由“九五”末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6%左右。蔡惟慈認為,這表明中國機械工業國際比較優勢逐漸顯現,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的速度在加快。
機械工業在優化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的同時,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增長方式,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蔡惟慈說,全行業實現效益與產銷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已由2000年的3.7715萬元/人年,提高到2006年的11.6863萬元/人年。部分優秀企業致力于為用戶承包“交鑰匙”工程和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在系統集成和增值服務上下功夫,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經營理念開始發生可喜變化。
機械工業也在大力推進自身節能減排工作。蔡惟慈說,機械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2005年比2001年下降了38.5%,平均每年下降近10%。
他援引2003年國家統計資料進行了計算:全部工業的工業增加值萬元能耗為2.66噸標煤/萬元,其中:機械工業0.78噸,石化6.8~6.9噸,鋼鐵8.5噸,有色5.9噸,電力2.62噸。
“可見,機械工業的綜合能耗比石化、鋼鐵、有色行業低一個數量級,只是全部工業平均水平的30%。因此,加快發展機械工業有利于降低國民經濟綜合能耗。”
下半年運行速度將有所回落
當前,中央政府正在傳遞強烈的防范過熱的政策信息。蔡惟慈說,為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在加大。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擴大匯率浮動區間、調整出口退稅率、提高股票交易費收取率等等,均表明了這一政策取向,同時不排除如經濟增長繼續偏快,新的措施還將陸續出臺。“預計這將抑制今后機械裝備的國內需求增長。”
目前機械工業企業訂單的增長幅度為20%左右,低于機械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有關部門鼓勵進口先進機械裝備,也會使下半年機械設備進口明顯上升,從而將擠占部分國內市場。
一方面對外開放環境持續改善,加上我國在加工制造環節具有明顯的國際比較優勢,使國際產業加速向我國轉移;另一方面有關政策調整意在減弱出口增長勢頭,因此抑制出口增長的因素也在發展。總體看行業出口仍將增長,但增速將逐步下降。
同時,節能減排為機械工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蔡惟慈說,國家鼓勵各行各業的技術進步,尤其是鼓勵節能減排,這無疑將為先進裝備的市場需求增長提供新機遇。而且,多數企業認為目前訂單及銷售情況比較正常,對完成全年計劃信心較足。
蔡惟慈對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抱謹慎樂觀態度。他預計,全年仍將是一個好年景,產、銷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將可比上年增長25%左右;但發電設備、冶煉設備、軋制設備、煉油設備、大中型拖拉機、收割機等部分產品的產量增長將明顯低于往年;效益指標增長將可與產銷同步或略高;全年外貿增長將在25%左右,順差預計將可達到100億美元左右。
企業應冷靜看待當前高增長態勢
基于對上半年運行態勢的分析和下半年走勢的判斷,蔡惟慈對機械工業企業提出了幾點忠告:
冷靜應對當前高速增長的態勢,提高對宏觀調控和市場信號變化的敏感性,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由專注于較高的發展速度轉向更為追求內在素質的提高,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應對必然發生的運行速度回落的考驗。
切實用好好形勢下的企業積累和寶貴的土地置換資金,加強關鍵工藝條件的改善,加強研發投入,慎重擴大一般生產能力。
擴大出口要認清形勢,放棄低檔低價策略,變壓力為動力,提升出口產品結構,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應對貿易摩擦,提高出口質量和效益。
主動抓住節能減排機遇,要在大力搞好自身節能減排的同時,努力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積極開展節能項目的系統集成和工程承包,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對機械工業來說,理想的速度以年均增長15%~20%為宜。但面對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設備制造企業無法單方面拒絕擴大生產。”
蔡惟慈說,如果需求增長之勢回落,已經大大膨脹了的生產能力必然陷于加倍過剩的困境。因此機械工業必須密切關注電力、冶金、石化、建筑等重點用戶領域需求變化的苗頭,并及早調整產品結構、更新發展理念,做好應變準備。
部分行業運行態勢出現變化
事實上,一些行業的增長速度已經開始出現回落。其中最讓蔡惟慈感到不安的是農機行業。1~6月累計,農機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15%,低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近15個百分點,是機械工業各行業中增長速度低于20%的少數幾個分行業之一。主要農機產品產量增長乏力或大幅下降:大中型拖拉機產量104069臺,同比下降3.81%;小型拖拉機979888萬臺,同比只增長4.40%;收獲機械127927臺,同比下降3.72%;農用運輸機械94.3萬輛,同比僅微升3.76%。
此外,發電設備與前幾年30%以上的增速相比,今年上半年增速已大幅回落至4.85%;煉油及化工專用設備、金屬冶煉設備、金屬軋制設備的增長勢頭也已明顯回落。
輸變電設備與發電設備相比增速加快,其中變壓器增長21.67%,鋼芯鋁絞線增長22.15%;混凝土機械同比增長高達45.75%。
“以上跡象表明,農機購買力增長已顯疲態,說明農業發展仍然是短腿;煉油、冶金行業投資勢頭已經回落;電站建設超常增長已趨于平穩,但電網建設正在升溫;混凝土機械的高速增長則突出表明全社會基本建設仍比較熱。”蔡惟慈說。
不過,蔡惟慈認為機械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尚可。主要表現在效益增長快于產銷增長;重點產品生產形勢較好,新產品開發持續提速,產品結構調整繼續向預期方向發展;進出口順差持續增加,顯示機械工業企業國際競爭力在提高。
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在機械工業的市場結構中,外向比重正在增大,主要體現在出口增速快于進口。出口交貨值占總產值的比重已由“九五”末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6%左右。蔡惟慈認為,這表明中國機械工業國際比較優勢逐漸顯現,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的速度在加快。
機械工業在優化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的同時,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增長方式,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蔡惟慈說,全行業實現效益與產銷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已由2000年的3.7715萬元/人年,提高到2006年的11.6863萬元/人年。部分優秀企業致力于為用戶承包“交鑰匙”工程和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在系統集成和增值服務上下功夫,著手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經營理念開始發生可喜變化。
機械工業也在大力推進自身節能減排工作。蔡惟慈說,機械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2005年比2001年下降了38.5%,平均每年下降近10%。
他援引2003年國家統計資料進行了計算:全部工業的工業增加值萬元能耗為2.66噸標煤/萬元,其中:機械工業0.78噸,石化6.8~6.9噸,鋼鐵8.5噸,有色5.9噸,電力2.62噸。
“可見,機械工業的綜合能耗比石化、鋼鐵、有色行業低一個數量級,只是全部工業平均水平的30%。因此,加快發展機械工業有利于降低國民經濟綜合能耗。”
下半年運行速度將有所回落
當前,中央政府正在傳遞強烈的防范過熱的政策信息。蔡惟慈說,為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在加大。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擴大匯率浮動區間、調整出口退稅率、提高股票交易費收取率等等,均表明了這一政策取向,同時不排除如經濟增長繼續偏快,新的措施還將陸續出臺。“預計這將抑制今后機械裝備的國內需求增長。”
目前機械工業企業訂單的增長幅度為20%左右,低于機械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有關部門鼓勵進口先進機械裝備,也會使下半年機械設備進口明顯上升,從而將擠占部分國內市場。
一方面對外開放環境持續改善,加上我國在加工制造環節具有明顯的國際比較優勢,使國際產業加速向我國轉移;另一方面有關政策調整意在減弱出口增長勢頭,因此抑制出口增長的因素也在發展。總體看行業出口仍將增長,但增速將逐步下降。
同時,節能減排為機械工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蔡惟慈說,國家鼓勵各行各業的技術進步,尤其是鼓勵節能減排,這無疑將為先進裝備的市場需求增長提供新機遇。而且,多數企業認為目前訂單及銷售情況比較正常,對完成全年計劃信心較足。
蔡惟慈對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抱謹慎樂觀態度。他預計,全年仍將是一個好年景,產、銷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將可比上年增長25%左右;但發電設備、冶煉設備、軋制設備、煉油設備、大中型拖拉機、收割機等部分產品的產量增長將明顯低于往年;效益指標增長將可與產銷同步或略高;全年外貿增長將在25%左右,順差預計將可達到100億美元左右。
企業應冷靜看待當前高增長態勢
基于對上半年運行態勢的分析和下半年走勢的判斷,蔡惟慈對機械工業企業提出了幾點忠告:
冷靜應對當前高速增長的態勢,提高對宏觀調控和市場信號變化的敏感性,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由專注于較高的發展速度轉向更為追求內在素質的提高,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應對必然發生的運行速度回落的考驗。
切實用好好形勢下的企業積累和寶貴的土地置換資金,加強關鍵工藝條件的改善,加強研發投入,慎重擴大一般生產能力。
擴大出口要認清形勢,放棄低檔低價策略,變壓力為動力,提升出口產品結構,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應對貿易摩擦,提高出口質量和效益。
主動抓住節能減排機遇,要在大力搞好自身節能減排的同時,努力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積極開展節能項目的系統集成和工程承包,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美國模具車間成功的原因及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