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電機之中國市場
近年來,中國從制造業大國正向制造業強國發展,由于國家對制造裝備及其技術改造工作的重視,隨著全數字式交流永磁伺服系統的性能價格比逐步提高,交流伺服電機作為控制電機類高檔精密部件,其市場需求將穩步增長,近5年內其應用前景將十分看好。
交流永磁伺服電機逐漸成為主角
1990年以前,由于技術成本等原因,國內伺服電機以直流永磁有刷電機和步進電機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機床和國防軍工行業。1990年以后,進口永磁交流伺服電機系統逐步進入中國,此期間得益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電力電子及微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交流伺服電機的驅動技術也很快從模擬式過渡到全數字式。由于交流伺服電機的驅動裝置采用了先進全數字式驅動控制技術,硬件結構簡單,參數調整方便,產品生產的一致性可靠性增加,同時可集成復雜的電機控制算法和智能化控制功能,如增益自動調整、網絡通訊功能等,大大拓展了交流伺服電機的適用領域;另外隨著各行業,如機床、印刷設備、包裝設備、紡織設備、激光加工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對工藝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等要求不斷提高,這些領域對交流伺服電機的需求將迅猛增長,交流伺服將逐步替代原有直流有刷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
2002年從北京和利時電機技術公司的客戶查詢統計可知,有近51%的原用直流伺服和步進電機的客戶準備更換永磁交流伺服系統,功率在3kW以內,其中有85%為1000W以下的伺服電機。
專用型伺服電機的市場需求不可忽視
針對客戶具體單一應用,由于其特殊的技術和成本指標,通用伺服產品(包括進口產品)很難達到要求,這就需要量身定制,在原有伺服電機驅動器中嵌入用戶特定的運動控制功能,可大大降低產品成本。這些典型行業客戶需求具備一定批量,同時要求有較高的可靠性。北京和利時電機技術有限公司的數字伺服產品在紡織設備、印刷設備、電梯設備、機器人等行業已有成熟的應用。
智能型伺服電機將得到廣泛應用
在通用伺服驅動器的基礎上,附加一些PLC和運動控制功能,加上本身具備的網絡通信功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單軸運動控制器,獨立完成一定的運動控制功能,如:點到點定位等,可廣泛用于自動化生產線等應用領域。
中國制造商現狀
截至1999年底,國產交流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基本自主開發成功,但產業化方面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產能力,國內對精密交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國西門子等。近幾年,華中數控、廣州數控、航天數控、蘭州電機等的伺服驅動器及電機產品已相繼進入產業化階段,但還主要是集中在數控機床行業,功率規格在400W以上,沒有針對整個自動化控制行業形成全系列規格標準產品。由于中國為制造業大國,除數控機床行業外,其他行業對各種規格伺服電機需求量逐年增長,為此,國外伺服電機生產廠商陸續計劃或已經在國內設置獨資工廠,利用本地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批量生產各種規格的通用型伺服電機產品。
國內伺服電機的設計生產技術已趨于完善,目前主要是朝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只有一定規模才能有高可靠性和價格低廉而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交流永磁伺服電機逐漸成為主角
1990年以前,由于技術成本等原因,國內伺服電機以直流永磁有刷電機和步進電機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機床和國防軍工行業。1990年以后,進口永磁交流伺服電機系統逐步進入中國,此期間得益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電力電子及微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交流伺服電機的驅動技術也很快從模擬式過渡到全數字式。由于交流伺服電機的驅動裝置采用了先進全數字式驅動控制技術,硬件結構簡單,參數調整方便,產品生產的一致性可靠性增加,同時可集成復雜的電機控制算法和智能化控制功能,如增益自動調整、網絡通訊功能等,大大拓展了交流伺服電機的適用領域;另外隨著各行業,如機床、印刷設備、包裝設備、紡織設備、激光加工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對工藝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等要求不斷提高,這些領域對交流伺服電機的需求將迅猛增長,交流伺服將逐步替代原有直流有刷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
2002年從北京和利時電機技術公司的客戶查詢統計可知,有近51%的原用直流伺服和步進電機的客戶準備更換永磁交流伺服系統,功率在3kW以內,其中有85%為1000W以下的伺服電機。
專用型伺服電機的市場需求不可忽視
針對客戶具體單一應用,由于其特殊的技術和成本指標,通用伺服產品(包括進口產品)很難達到要求,這就需要量身定制,在原有伺服電機驅動器中嵌入用戶特定的運動控制功能,可大大降低產品成本。這些典型行業客戶需求具備一定批量,同時要求有較高的可靠性。北京和利時電機技術有限公司的數字伺服產品在紡織設備、印刷設備、電梯設備、機器人等行業已有成熟的應用。
智能型伺服電機將得到廣泛應用
在通用伺服驅動器的基礎上,附加一些PLC和運動控制功能,加上本身具備的網絡通信功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單軸運動控制器,獨立完成一定的運動控制功能,如:點到點定位等,可廣泛用于自動化生產線等應用領域。
中國制造商現狀
截至1999年底,國產交流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基本自主開發成功,但產業化方面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產能力,國內對精密交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國西門子等。近幾年,華中數控、廣州數控、航天數控、蘭州電機等的伺服驅動器及電機產品已相繼進入產業化階段,但還主要是集中在數控機床行業,功率規格在400W以上,沒有針對整個自動化控制行業形成全系列規格標準產品。由于中國為制造業大國,除數控機床行業外,其他行業對各種規格伺服電機需求量逐年增長,為此,國外伺服電機生產廠商陸續計劃或已經在國內設置獨資工廠,利用本地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批量生產各種規格的通用型伺服電機產品。
國內伺服電機的設計生產技術已趨于完善,目前主要是朝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只有一定規模才能有高可靠性和價格低廉而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