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材料市場
在SEMICON Taiwan 2007開幕前夕,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anley T. Myers預估,中國臺灣在2007年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投資金額總計將達到166億美元,僅次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材料市場。
根據SEMI的最新市場調查,全球的半導體組件市場將在2007年創下2520億美元的新高。同時,SEMI也預估全球半導體設備材料市場將在2007年達到820億美元,其中,中國臺灣占20%,達到160億美元,僅次于日本的28%,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市場。
Myers表示,半導體制造產業現在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消費性產品的功能創新直接驅動市場對于新半導體組件的需求。新興內存應用產品更影響整個先進工藝和制造技術的發展,包括晶粒黏著(die attached)、打線接合(wire bonding)、封裝(encapsulating)等技術。
面對以上挑戰,半導體制造商必須持續投入研發經費,升級數據系統,不斷突破物理上的限制,發展效能更高的新工藝。同時包括high and low K dielectrics、engineered silicon 等材料也將被大量應用在先進工藝上,而這也將造成原料與研發成本提高,研發到生產的時間相對拉長。對此,Stanley建議客戶與設備材料供貨商應該在研發部分進行更緊密的合作,才能降低研發成本與相關風險。
在晶圓產能方面,SEMI指出,全球12寸晶圓產能呈現穩定增長,預估2007年將增長59%,2008年全球12寸晶圓廠數量將超過8寸晶圓廠,產能將再增長29%,而中國臺灣也將超越韓國成為12寸晶圓產能最大的市場。
SEMI東南亞區總裁曹世綸表示,中國臺灣的12吋(300mm)晶圓廠密度高居全球之冠,對于新設備的采購需求相對強勁,2007年第二季新設備的采購金額就超過50億美元。由于中國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在廠商持續加碼投資12寸廠和45納米工藝的情況下,預期在未來幾年內,中國臺灣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采購金額將維持穩定增長。
根據SEMI的最新市場調查,全球的半導體組件市場將在2007年創下2520億美元的新高。同時,SEMI也預估全球半導體設備材料市場將在2007年達到820億美元,其中,中國臺灣占20%,達到160億美元,僅次于日本的28%,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市場。
Myers表示,半導體制造產業現在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消費性產品的功能創新直接驅動市場對于新半導體組件的需求。新興內存應用產品更影響整個先進工藝和制造技術的發展,包括晶粒黏著(die attached)、打線接合(wire bonding)、封裝(encapsulating)等技術。
面對以上挑戰,半導體制造商必須持續投入研發經費,升級數據系統,不斷突破物理上的限制,發展效能更高的新工藝。同時包括high and low K dielectrics、engineered silicon 等材料也將被大量應用在先進工藝上,而這也將造成原料與研發成本提高,研發到生產的時間相對拉長。對此,Stanley建議客戶與設備材料供貨商應該在研發部分進行更緊密的合作,才能降低研發成本與相關風險。
在晶圓產能方面,SEMI指出,全球12寸晶圓產能呈現穩定增長,預估2007年將增長59%,2008年全球12寸晶圓廠數量將超過8寸晶圓廠,產能將再增長29%,而中國臺灣也將超越韓國成為12寸晶圓產能最大的市場。
SEMI東南亞區總裁曹世綸表示,中國臺灣的12吋(300mm)晶圓廠密度高居全球之冠,對于新設備的采購需求相對強勁,2007年第二季新設備的采購金額就超過50億美元。由于中國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在廠商持續加碼投資12寸廠和45納米工藝的情況下,預期在未來幾年內,中國臺灣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采購金額將維持穩定增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閥門的控制方式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