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機械工業創新平臺的建設迫在眉睫
在日前召開的機械工業創新平臺的建設會議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表示:“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仍是制約機械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因此,整合行業科技資源,加快機械工業實驗室與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建設已迫在眉睫。”據他介紹,今年,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將正式啟動,首先進行試點工作,2008年全面推進。
張小虞副會長指出,回顧“十五”,機械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首先,經濟指標全面大幅增長,總產值年均增長23.50%;利潤年均增長31.62%;出口年均增長23.21%。
其次,重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如,發電設備年均增長49.0%,汽車年均增長22.5%,大中型拖拉機年均增長31.7%,金切機床年均增長20.6%。
第三,技術進步成果顯著。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國產化、1.5萬噸水壓機、750kV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等一大批高水平的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功;輸配電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新技術新裝備研制及工程應用、現場總線低壓電器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小虞副會長強調指出,機械工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產業體系。目前,機械行業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00余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國家與行業質量監督檢測機構140余個,國家與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10余個。
但是,機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特別是產業技術發展中的前沿性技術、關鍵基礎技術以及行業共性技術的創新研究能力弱化;研發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數量不足,服務能力不強,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科學有效的產、學、研機制。因此,整合行業科技資源,加快機械工業實驗室與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建設迫在眉睫。
據介紹,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以市場為導向,以制約機械工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為突破口,以提高機械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推動行業“十一五”科技發展。今年,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將正式啟動,首先進行試點工作,2008年全面推進。
在產業發展前沿技術、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先進加工技術、先進成形技術、先進工藝技術、標準技術、節能節材技術、綠色環保技術等技術領域建設“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提高原始創新能力,解決產業發展中關鍵共性技術的有效供給。
在先進基礎裝備制造技術、汽車制造技術、節能、環保制造技術、先進基礎件制造技術、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技術等建設和完善現有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形成能涵蓋主要行業、重點領域、關鍵產品的較為完整的研發、工程化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機械工業工程研究中心”,為機械行業自主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張小虞副會長指出,回顧“十五”,機械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首先,經濟指標全面大幅增長,總產值年均增長23.50%;利潤年均增長31.62%;出口年均增長23.21%。
其次,重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如,發電設備年均增長49.0%,汽車年均增長22.5%,大中型拖拉機年均增長31.7%,金切機床年均增長20.6%。
第三,技術進步成果顯著。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國產化、1.5萬噸水壓機、750kV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等一大批高水平的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功;輸配電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新技術新裝備研制及工程應用、現場總線低壓電器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小虞副會長強調指出,機械工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產業體系。目前,機械行業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00余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國家與行業質量監督檢測機構140余個,國家與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10余個。
但是,機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特別是產業技術發展中的前沿性技術、關鍵基礎技術以及行業共性技術的創新研究能力弱化;研發經費投入明顯不足;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數量不足,服務能力不強,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科學有效的產、學、研機制。因此,整合行業科技資源,加快機械工業實驗室與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建設迫在眉睫。
據介紹,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以市場為導向,以制約機械工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為突破口,以提高機械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推動行業“十一五”科技發展。今年,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將正式啟動,首先進行試點工作,2008年全面推進。
在產業發展前沿技術、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先進加工技術、先進成形技術、先進工藝技術、標準技術、節能節材技術、綠色環保技術等技術領域建設“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提高原始創新能力,解決產業發展中關鍵共性技術的有效供給。
在先進基礎裝備制造技術、汽車制造技術、節能、環保制造技術、先進基礎件制造技術、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技術等建設和完善現有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形成能涵蓋主要行業、重點領域、關鍵產品的較為完整的研發、工程化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機械工業工程研究中心”,為機械行業自主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應加快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