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治污,臭河變清澈
在竹炭里“種”上微生物,放在臭水溝里,半年以后,臭氣熏天的校園河就變成了校園一大景觀。
日前,生物改性竹炭技術處理南京林業大學紫湖溪河道工程通過驗收,發明這項技術的是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們。由該校張齊生院士主持完成的“生物改性竹炭對城市河道污水處理示范項目”,幾個月前通過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鑒定。據介紹,該項技術屬國內外首創。
校園臭水溝清澈了
為了證實此項項目,南京林業大學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對校園內紫湖溪進行了試點,半年下來,“臭名遠揚”的紫湖溪已經清澈見底。昨天,記者隨同南林大的驗收組對南林大校園紫湖溪進行了探訪。
紫湖溪全長1500米,寬6米至10米,平均水深0.5米,記者參觀的是尾部,這里的水排放到玄武湖,水很清。
張齊生院士帶領大家從下游往上走,他指著河里的“竹炭床”說,這就是竹炭床治污系統,這條河上有10多個這樣的治污系統,清澈的水都是這些“竹炭床”的功勞。
越朝上游走反而越臟,張院士說,這說明竹炭治污系統起作用了,每一個“竹炭床”兩邊水質都有差別,一路上,記者看到了好多排污口。張院士告訴我們,以前整條河發出惡臭,宿舍樓的學生生活在臭空氣中。現在處理后,水變清了,惡臭也隨之不見了。
竹炭吃掉了河里污物
“水變清不僅是因為竹炭吸附了水里的污物,更重要的是竹炭里的微生物把污物‘吃’掉了。”張齊生院士介紹說。
張齊生院士向記者介紹,每道壩都是由裝滿竹炭的金屬筐堆成的,水就是從竹炭的縫隙里鉆進再鉆出。每經過一道壩,水都明顯變清。據介紹,3道壩后的水源經過測定已經可以作為自來水的水源。
“竹炭對污染物有很強的凈化作用,因為它有著蜂窩一樣的結構。”張齊生院士指著竹炭上的小孔講解了這個項目的原理:“1克竹炭平鋪開來,它的體表面積就有300—400平方米。但是僅靠吸附沒有用,面積再大它也會飽和。所以,我們在竹炭里注入了微生物,讓他們將污物‘吃’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僅水變清了,竹炭也能長時間發揮作用了。”
污染指數大面積下降
課題組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于2006年4月中旬開始施工,6月11日正式建成運行。半年中,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監測,發現各項主要污染物指標均大幅度下降。
據了解,一個污水處理廠場地一般都要5-7畝,占地面積大,配備設施多,一個縣級的污水處理廠的造價一般都要在8000萬-1億元之間,而每年的維護費用更是高達800萬-1000萬元。
“使用這一技術的費用是建污水處理廠費用的1/8到1/10,而維護費用每年不過一兩萬元。”張齊生院士說,放入河里的竹炭幾年才需更換一次。
不過這項技術并不太適合治理秦淮河、玄武湖等這樣的大型河流湖泊,適合處理內河、小河。目前浙江、東北、成都等地已經決定運用此技術。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日前,生物改性竹炭技術處理南京林業大學紫湖溪河道工程通過驗收,發明這項技術的是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們。由該校張齊生院士主持完成的“生物改性竹炭對城市河道污水處理示范項目”,幾個月前通過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鑒定。據介紹,該項技術屬國內外首創。
校園臭水溝清澈了
為了證實此項項目,南京林業大學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對校園內紫湖溪進行了試點,半年下來,“臭名遠揚”的紫湖溪已經清澈見底。昨天,記者隨同南林大的驗收組對南林大校園紫湖溪進行了探訪。
紫湖溪全長1500米,寬6米至10米,平均水深0.5米,記者參觀的是尾部,這里的水排放到玄武湖,水很清。
張齊生院士帶領大家從下游往上走,他指著河里的“竹炭床”說,這就是竹炭床治污系統,這條河上有10多個這樣的治污系統,清澈的水都是這些“竹炭床”的功勞。
越朝上游走反而越臟,張院士說,這說明竹炭治污系統起作用了,每一個“竹炭床”兩邊水質都有差別,一路上,記者看到了好多排污口。張院士告訴我們,以前整條河發出惡臭,宿舍樓的學生生活在臭空氣中。現在處理后,水變清了,惡臭也隨之不見了。
竹炭吃掉了河里污物
“水變清不僅是因為竹炭吸附了水里的污物,更重要的是竹炭里的微生物把污物‘吃’掉了。”張齊生院士介紹說。
張齊生院士向記者介紹,每道壩都是由裝滿竹炭的金屬筐堆成的,水就是從竹炭的縫隙里鉆進再鉆出。每經過一道壩,水都明顯變清。據介紹,3道壩后的水源經過測定已經可以作為自來水的水源。
“竹炭對污染物有很強的凈化作用,因為它有著蜂窩一樣的結構。”張齊生院士指著竹炭上的小孔講解了這個項目的原理:“1克竹炭平鋪開來,它的體表面積就有300—400平方米。但是僅靠吸附沒有用,面積再大它也會飽和。所以,我們在竹炭里注入了微生物,讓他們將污物‘吃’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僅水變清了,竹炭也能長時間發揮作用了。”
污染指數大面積下降
課題組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于2006年4月中旬開始施工,6月11日正式建成運行。半年中,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監測,發現各項主要污染物指標均大幅度下降。
據了解,一個污水處理廠場地一般都要5-7畝,占地面積大,配備設施多,一個縣級的污水處理廠的造價一般都要在8000萬-1億元之間,而每年的維護費用更是高達800萬-1000萬元。
“使用這一技術的費用是建污水處理廠費用的1/8到1/10,而維護費用每年不過一兩萬元。”張齊生院士說,放入河里的竹炭幾年才需更換一次。
不過這項技術并不太適合治理秦淮河、玄武湖等這樣的大型河流湖泊,適合處理內河、小河。目前浙江、東北、成都等地已經決定運用此技術。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竹炭治污,臭河變清澈
下一篇:順德擬打造汽車模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