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我國電力行業大事件截選
全國電力供需實現基本平衡
2006 年全國電力建設再創佳績,全國范圍電力供需實現基本平衡。全年國家核準開工電站項目規模約7950萬千瓦。其中:水電1950萬千瓦,火電5960萬千瓦,風電、秸稈發電40萬千瓦。已核準火電項目中,煤耗較低的單機30萬千瓦級熱電與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項目規模占全部火電規模的91%。全年核準330千伏以上電網項目輸電線路15800公里,變電容量7200萬千伏安;直流線路1440公里,換流容量650萬千瓦。全年投產電力裝機容量突破1萬千瓦,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跨上6億千瓦臺階。2006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全國范圍電力供需基本平衡。電力工業結束了自2002年6月以來的持續缺電狀況,開始步入電力結構調整、優化發展的重要時期。
“十一五”電力發展與改革方針確定
2006 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了電力工業發展要堅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加強電網建設、優化發展火電、有序開發水電、積極推進核電建設、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鼓勵新能源發電、帶動裝備工業技術進步、加強國際合作、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基本方針。2006 年11月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抓緊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逐步推進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著力構建符合國情的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電價機制,實行有利于節能環保的電價政策;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堅持政企分開,健全電力市場監管體制。
電力節能減排工作全面推進
2006年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辦聯合下發《關于印發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對9個重點耗能行業的1011家企業提出了節能要求并建立監測系統,其中包括132家電力企業。4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快電力工業結構調整、促進健康有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電力行業進一步調整電源結構,優化發電節能和環保經濟調度,加大關停小火電機組力度。8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改進發電調度方式第一次工作會議”,提出按發電機組能耗,實施節能發電調度的思路。9-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電監會等部門,赴六大區域電網開展"節能發電調度"調研活動,明確將啟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工作。2006 年,全國發電企業供電煤耗為366克/千瓦時,下降4克/千瓦時,全國輸電線損為7.08%,比2005年下降0.12個百分點。
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提速
2006年11月26日,裝機規模600萬千瓦的我國第三大水電站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正式開工,這是繼溪洛渡水電站開工后我國在長江上游干流興建的第二座巨型水電站,標志著西南水電基地開發進入快車道。西南水電基地是我國水能資源的富礦,規劃開發容量達到1.6億千瓦。隨著西南水電基地有序開發,將滿足華中、華東和南方地區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2006 年,我國陸續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規,風電建設明顯加快。據不完全統計,到2006年底,全國已建成約80個風電場,裝機總容量達到約230萬千瓦,比2005年新增裝機100多萬千瓦,增長率超過80%。
和諧電力成為電力企業發展主題
2006 年11月23日,由國家電監會主辦、各大電力企業和中電聯協辦的“和諧電力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與會企業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和諧社會與和諧電力建設進行了交流。論壇向全國電力企事業單位和全體電力員工發出《共建和諧電力倡議書》。本次論壇形成了關于和諧電力若干重要問題的基本共識,對電力行業廣泛開展建設和諧電力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