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市場低迷 印度制造業遭遇2年首度收縮
金融信息服務公司Markit與日經(Nikkei)昨日聯合公布,2015年12月,印度制造業PMI由11月的50.3降至49.1,創2013年8月以來新低,體現出制造業整體經營形勢惡化。當月印度制造業生產結束了連續25個月的正增長,收縮幅度為將近7年來最大;PMI分項數據中的新訂單減少、購進價格與出廠價格均上漲。
彭博新聞社報道認為,印度PMI數據凸顯了,在中國經濟放緩、全球經濟前景疲軟背景下,印度政府提振私人投資的難度。下圖可見,兩年來日經與Markit的PMI這類印度非官方數據(白)走勢平平,進入2015年年末還略有下降,而印度官方公布的截至2015年10月工業生產數據(藍)還急劇上升,制造業PMI預示著2015年年末印度制造業會明顯滑坡。
去年12月,印度制造業PMI2年多來首次跌破50這一榮枯分水嶺,跌入代表制造業活動收縮的負值區域。在中國制造業PMI連續10個月低于50后,印度制造業也出現明顯下滑,中印等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制造業指數持續走低已經影響全球行業增長。
Markit的經濟學家PollyannaDeLima評論認為,在美聯儲啟動加息后,印度企業的美元債務負擔會更重,進口成本更高。雖然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持續走低有助于印度企業開拓出口業務,但企業盈利不能只依靠海外市場,因為全球需求仍增長有限。
昨日公布的另一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國的制造業數據不及預期,顯示了經濟下行壓力。2015年12月中國財新制造業PMI僅錄得48.2,連續第十個月低于50榮枯線,預期48.9,前值48.6。顯示中國制造業運行持續放緩,低迷走勢未見好轉。
同日公布的1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由51.2降至50.9,為三個月來最低水平。摩根大通全球經濟協作主管DavidHensley評論稱,全球制造業活動擴張有限時受到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持續下滑影響,新興市場拖累了全球工業生產增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