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如何應對復蘇下被“忽視”困境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經過了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發展過程隨著石油、煤炭等資源儲量的不斷減少,如何從根本上改善或者改變當前的能源短缺問題是關乎國家發展的大事在此基礎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大力扶持新產品、新工藝、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光伏產業就是在這一發展環境下逐漸興起的隨著光伏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起市場化的發展卻在遭遇巨大的挑戰當前,很多光伏企業相繼破產光伏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冬天”,在借鑒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報告的基礎上,對當下光伏產業發展遭遇困境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對其今后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助力于光伏產業走出發展的困境
一、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光伏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增大
光伏產業的發展在我國經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起步期,本世紀前十年的快速發展期,進入2010年之后的發展滯漲期當前我國的光伏產業從發展的規模來看在世界上居于首位根據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字,在2013年,世界范圍內對光伏裝機需求量是41吉瓦,我國當前的光伏產能最高可以達到近5OGW同時,在我國擁有30GW以上產能的光伏企業已經達到了5家。從這些數字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光伏產業背后對所蘊藏的巨大的發展潛能除了在產能方面大發展之外,我國在圍繞光伏產業而展開的一系列相關產品的生產也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歷史水平例如,在硅材料的生產、太陽能電池及其組件的生產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年平均硅材料的生產總量已經突破320x104噸,并且隨著光伏產業規模的擴大,這一數字還會呈現出繼續上升的態勢。
(二)光伏產業利潤空間下降
隨著歐美國家對我國相關光伏產品出口量的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光伏市場相關產品的價格在不斷下滑,同時產品的利潤空間也在不斷的縮減,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統計,我國在2013年的光伏產品的出口銷售較同期相比有近20%的市場增長點但是從行業的盈利統計的數據來看,我們的光伏產品的市場盈利水平是比較低的,甚至由于相關的外貿及貨幣政策等方面的影響,部分光伏企業的市場利潤呈現出了負增長的態勢。
(三)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困境
由于市場的浮動影響,一在光伏產品行業中出現了行業間的過度競爭,導致很多競爭企業通過低價出口的方式來贏得市場的主動權特別是,由于前期我國各地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結果導致全國很多地方建設了大量的光伏產業園,但是后續配套的政策和市場的催化啟動還比較滯后,這些都導致了我國當前的光伏產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緩慢發展的階段所以,如何將我國的光伏產業資源進行良好的資源整合與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能源產業過程當中所遇到了突出問題。
二、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在借鑒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將其原因歸納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具體來說。
(一)光伏產業發展陷入困境的內部原因
1.政策原因
光伏產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之后,得到了我國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很對地方都經濟啊應地方號召,從土地使用稅收減免等各個方面來予以扶持和引導因此,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我國興建光伏產業園的城市就超過40多個。這種扎堆式的一哄而上是不符合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因此,當大量的光伏企業涌入市場之后,其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2.技術原因
光伏產業從產業發展的分類上來看,應該屬于科技型產業,換句話說,這一產業的發展,對企業的科技人才的配備及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可是從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的研發情況來看,我國在整體上的科技研發實力和水平和歐美等國家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一些核心關鍵領域,由于歐美國家擁有發明專利,我國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資金成本來進行購買,這種技術研發水平的不足,嚴重地制約著我國光伏產業的穩健發展。
3.市場原因
當前,光伏產業進入一個比較尷尬的發展境地從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光伏產業無疑是代表著先進的科技和未來,在市場的發展應該具有革命的意義的甚至有專家指出,光伏產業將會在未來代替傳統的能源產業,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人類又一大創舉但是,從我國當前的市場運營現狀來看,我國的光伏產業的市場潛力病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相反的,很多地區的光伏產業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一塊“雞肋”,如何將光伏產能轉化為市場的需求,將科學技術生產力轉化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光伏產業走出困境中的思考重點。
4.無序競爭
當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產能的過剩,全國有近百家光伏企業參與市場的競爭,再加之,很多國外的大型光伏企業也開始將發展的目光瞄向中國這樣一個購買潛力無限的國家。一在這些市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的光伏產業的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同時,由于相關監管法規的缺失,國內一些光伏企業通過價格戰的方式,來謀取市場的發展空間,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演化為一種無序、過度的市場競爭態勢,嚴重地影響了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
(二)外部原因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不斷提速,我國的光伏產業的相關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已經逐漸走出國門,出口到歐美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但是,近幾年,由于美元貶值,歐洲陷入債務危機等諸多原因,我國的光伏產品的外貿出口總量已經下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同時,歐盟這幾年多次,對我國出口到歐洲市場的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很多國家提高了我國光伏產品征收的關稅水平在我國光伏產品出口貿易的過程中,由于我國具有很大的勞動資源優勢,因此很多光伏產品產品具有很大的價格競爭優勢,但是在巨量的發展規模下,國內的出口貿易的參與者通過壓低價格來進行出口的方式與策略,極易引起出口對象國家進行反傾銷的指控目前,根據國家商務部2014年公布的涉及光伏產品的反傾銷的案例就高達48起,案件所涉及的行業數量與資金總額不斷呈現上升趨勢。
在這一系列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步伐步步艱難很多中型的光伏產業無法應對市場的竟爭壓力陸續倒閉,僅有的幾家大型的光伏企業也在苦苦掙扎,期盼光伏產業發展春天的到來。
三、光伏產業走出困境的路徑分析
(一)遵循市場法則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到今天這種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與發展過程當中對市場發展規律的忽視有著很大的關聯在市場發展中,無論是何種的產業類型,都應該把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作為發展中考慮的主要問題在過往的發展中,很多地方在發展光伏產業時,未能從市場的需求出發,導致大量光伏企業的扎堆,最終影響了光伏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很多政府的經濟主管部門,出于政府形象工程和發展業績等因素的考慮,對光伏企業的引進和扶持,提供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利好條件,這種帶有一定官僚主義的做法與市場的自由意志和競爭精神是相違背的。
因此,在接下來的光伏產業的發展中,政府應該逐漸的淡出,在政府的服務意識和服務功能上予以必要的強化,堅決避免各種瞎指揮、亂作為因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由于市場調節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市場利潤與競爭的驅使下,很多光伏企業為了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通過一系列的競爭手段來獲取發展的優勢,這種現象一旦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共相將會影響整個行業發展的秩序與未來因此,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應該在嚴格遵循市場規律的同時,利用經濟政策與法律規范等方式來不斷地為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穩健的市場經營秩序這種經營秩序的建立一方面包含各出口企業參與主體資質的審核與監管,另一方面,也是在企業遭受不公平的反傾銷政策中的重要的后援力量。
(二)提升科研實力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光伏產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因此,光伏產業要想真正走出發展的困境,歸根到底,還要從自身的發展找原因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在發展規模上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發展的核心技術方面,我國的光伏企業還存在著很大的依賴性因此,光伏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吧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放在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只有從技術創新上不斷地追求卓越,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才會掌控到更大的發展的主動權當然,發展科技不應該是某一單個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國家應該加大對科研開發的扶持力度,借助富有實效的發展政策,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具體的支持。
(三)規范光伏市場
當前市場中出現的光伏產業發展的困境問題,從表面上來看是光伏產能的過剩,導致發展中各個光伏企業進行過度競爭從本質上來看,我國的光伏市場發展還有待進一步地完善一方面,我們需要規范光伏市場的準入制度,對于發展水平較低,產能不達標的企業要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進行合并或者重組,繼而提升整個光伏產業的整體規模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從行業協會監管的角度,進一步規范光伏產業今后的市場競爭秩序在發展中,通過在一定的法制和規則的范圍內開展公平的競爭。
(四)兼并改組,開發國內外市場
當下,我國的光伏產業進入到發展的困境,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地豐富其發展的路徑,將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國內來看,要通過兼并與重組的方式,將產能不達標的光伏企業進行淘汰,為規模以上的光伏企業的發展騰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從國外來看,要將光伏產品的出口國家范圍繼續擴大在保證目前在歐美市場上的出口優勢的基礎上,借船出海,加大對非洲、拉美洲等國家的出口力度,從而為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與動力。
四、結語
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科研方向我國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大力引導光伏產業的發展是有著一定的前瞻性的但是,由于在發展過程當中,光伏產業缺乏一個嚴密、科學的規劃導致光伏產業面臨著發展的困境。本文基于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從光伏產業發展中所顯示出來的問題出發,對其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最后,從企業、政府、市場等角度對其今后走出困境的路徑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助力于我國光伏產業未來的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