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過剩產能寄希望于大數據云計算
近年,受國內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萎靡、海外興起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我國鋼鐵內外需求疲軟,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鋼企盈利困難與創新轉型能力不足的問題也不斷凸顯。受產能過剩影響,2014年我國鋼鐵行業利潤率僅有0.9%,2015年上半年,大中型鋼企銷售利潤低至0.04%,為所有行業最低水平。
2015年我國鋼鐵消費市場將迎來首次下滑,預計當年鋼鐵消費量為6.68億噸,同比下降4.8%,2016年鋼鐵消費量將進一步降至6.48億噸,屆時鋼企控制產能、提高銷量,國家加速鋼企退出的壓力都將增加,行業將迎來快速洗牌期。
在行業重整大潮來臨之前,多數鋼企鋼貿商把眼光投向了火爆的電子商務領域,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這是鋼鐵企業擁抱互聯網的主要目的。
一方面,互聯網能夠提升鋼鐵行業效率。互聯網信息透明化的特點使供需關系明確,有利于鋼企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而互聯網工具可連接鋼鐵產業鏈各個環節,從而提升鋼企商業模式效率。
另一方面,互聯網將會助力鋼鐵行業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的發展大勢,鋼鐵行業身處制造業大環境中,未來也將與云計算、大數據與物聯網等技術融合,向智能制造轉型,互聯網+鋼鐵符合鋼鐵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需要。
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鋼鐵電商平臺鋼材產品交易規模為1417萬噸,預計今年全年鋼鐵電商的交易規模可突破5000萬噸,交易市場可達1250億元。在傳統鋼鐵貿易發展無力之際,鋼鐵電商憑借低成本與巨大影響力,為處于困境中的鋼鐵行業帶來了新希望。
當房地產輝煌十年的時候,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鋼企不計其數,而當樓市跌下神壇,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時候,鋼企鋼貿商又一窩蜂扎進互聯網漩渦,寄希望于大數據、云計算帶來新生,殊不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鋼鐵電商平臺300多家,市場也已基本飽和,大有重蹈鋼鐵產能過剩之勢。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