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全面實施工業強基工程 著力三大突破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指出,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在這新局勢下,推進工業強基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沒有堅實的工業基礎做支撐,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制造業,提升基礎能力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黨中央國務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工業基礎能力建設,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中國制造2025把強化工業基礎能力作為重大任務,決定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馬凱副總理專門批示強調工業強基工作要抓緊抓實抓住成效,長期堅持。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著力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在財政部,中國工程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特別是在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工業強基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五年來,我們創造性的實施一攬子突破行動,開展一條龍應用計劃,創新中央財政支持方式,充分發揮市場力量,部分領域卡脖子問題得到解決。產業技術體系不斷完善,一批世界級企業脫穎而出,全社會重視和支持工業基礎能力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但是與建設強國目標還有很大差距,部分建設領域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先進工藝的卡脖子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應用推廣機制還不順暢,協同推進機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要實現既定的目標,任務還非常艱巨。按照戰略部署,要全面實施工業強基工程,著力實現三個突破,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為建設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要在強化實施統籌上實現突破,加強工業強基工程與智能制造統籌,優先發展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產品,大力實施一攬子突破行動,支持材料,零部件,工藝企業,研發機構協同開展技術公關,集中力量解決。加強部門間的協同,形成合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政策實施效果,加強統籌,聯合開發,協同公關,團隊共建,成果共享。
二是要在推廣應用上實現突破,擴大實施應用計劃,搭建平臺,協同機器人關鍵部件等重點產品,工藝示范應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機構,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打通供應鏈條,切實發揮地方積極性。力爭每個省市,每年重點落實一到兩項強基成果的推廣應用。鼓勵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機器人參與一條龍推進工作,改變重整機,輕配套的局面。
三是在完善政策機制上形成突破,工業技術領域難度大、風險高、見效慢,需要加大政策引導,充分調動產學研用各方積極性才能取得實效,我們將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建立財政支持,工業建設能力的機制,完善工業的具體措施,引導民間資本,加強協同,共同支持一批典型企業和重點產品,聯合搭建工業強基應用推廣平臺。面向工業基礎領域需求,培養一批高層次,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精尖人才,著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工業基礎能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