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時序數據庫推進工業互聯網生態發展
工業互聯網融合了大數據、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使得傳感器、PLC等工業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存儲、分析成為可能。時序數據庫是工業數據存儲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寄云科技認為時序數據庫是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寄云NeuSeer平臺是行業內率先集成時序數據庫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寄云時序數據庫具有高性能、高可用和易用性等優勢,并能與寄云NeuSeer平臺其他組件無縫有機整合,有力的推動工業互聯網生態的發展。
工業數據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痛點
大部分工業場景數據都是傳感器、PLC等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以秒甚至毫秒的頻度不斷產生時序數據。假如1個傳感器每秒產生1Byte數據,1臺安裝有1000個傳感器的大型設備,每秒就會產生1K左右的數據,如果有1000臺這種大型設備,那么每秒就會產生1M的數據,那么一天的數據量就接近100G。這種“數據膨脹”帶來的存儲壓力,已經成為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發展的痛點之一。
當下,人們應對快速增長的時序數據的方式或采用開源免費時序數據庫,或使用國外商業時序數據庫,或關系型數據庫。開源產品的最大阻力就是很難直接產品化應用,需要進行產品、模塊組合,二次開發解決一些問題或者優化某些組件,總體來看“免費并不便宜”。而國外商業產品相對較為成熟,但成本高且并不一定就能夠滿足用戶需求,進行功能擴展成本更高。而關系型數據庫經過一定的配置也能存儲時序數據,但終究會面臨存儲、查詢、聚合、展示等各種挑戰。
可靠易用寄云時序數據庫不止于性能
“以數據為中心”是寄云NeuSeer平臺最大的核心特色,正是因為對數據如此的重視,寄云NeuSeer平臺在架構設計之初就已經包含了全面的工業數據處理組件寄云時序數據庫。寄云時序數據庫結合寄云NeuSeer Edge工業物聯網網關、寄云NeuSeer Stack工業應用開發與工業數據分析平臺、寄云NeuSeer Apps工業應用等組件,不但可以對各類傳感器、PLC進行實時數據采集,還可以對離線歷史文件進行批量采集,數據采集后還可以進行數據交換、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并在展現平臺進行時序數據指標的動態監控,完成數據分析儀表盤等功能,或數據導出進行高級的數據挖掘服務。
寄云時序數據庫是專門針對大型工業設備的海量時序數據存儲、查詢和展示的產品,具有存儲容量大、存取效率高等特點,并支持用戶自定義豐富的展示面板。包含時序數據庫和展現平臺兩部分。其核心數據庫模塊無寫鎖限制,可達每秒百萬級測點的加載速度。同時,其無需任何配置即支持4-10倍無損數據壓縮,極大的提高了客戶存儲利用率以及數據存儲效率。此外,它還支持十種不同粒度的時間維度聚合查詢,實現了即載即查、亞秒級查詢響應、上千并發查詢等。
在可靠性方面,寄云時序數據庫采用分布式架構,并通過主節點/服務的主備設置以及副本數、節點自動高可用負載均衡等實現高可用。此外,它還支持內存和磁盤兩級存儲,實現了性能和存儲容量的平衡。內存中的數據支持高速的存取,只有內存中沒有讀取到的時候才會自動從磁盤中讀取并加載到內存中。寄云時序數據庫的展示模塊能夠實現對查詢數據的分析和展示,提供包括表、柱狀/餅狀、日歷熱圖、sankey圖、樹圖等在內的數十種豐富的圖表模板,并支持按照時間、向量等參數過濾的查詢和展示,快速構建自定義的數據分析儀表盤。
寄云時序數據庫實現客戶價值
“實現客戶價值”是寄云NeuSeer平臺也是寄云科技的最大追求,寄云時序數據庫也不例外。目前,寄云時序數據庫已經在設備歷史數據管理、設備在線故障監控、設備故障預測模型等方面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實現了數據資產挖掘、運營優化等客戶價值。
設備歷史數據管理。在工業領域,大量工業設備產生的海量傳感器數據,大多以歸檔的方式存放在存儲設備中,無法為企業形成有效的應用和價值。寄云時序數據庫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以求更深層次價值,幫助企業激活這些沉睡的數據。
設備在線故障監控。傳感器、PLC等工業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大部分都是日志數據,記錄了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狀況,這些數據可以實時傳輸至寄云時序數據庫中,運行數據的復雜計算和聚合指標,進行實時的儀表盤展現,進而迅速找到故障根源。
設備故障預測模型構建。利用寄云時?數據庫對工業設備時序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在實現對相關部件進行在線故障的監控和診斷的基礎上,結合海量歷史數據的挖掘,工業企業可以發現故障規律,并進一步構建故障預警模型,進而實現根源上的故障預測。
寄云時序數據庫推進工業互聯網生態發展
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之一,寄云時序數據庫憑借高性能、高可用、易用性以及良好的工業互聯網生態融合能力,打造了多種工業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展示和應用的成功模式,并助力寄云NeuSeer平臺為航天軍工、電力能源、智能制造、軌道交通、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多個行業和領域,甚至包括多個世界500強客戶提供了專業的服務。寄云時序數據庫的不斷發展,正在推進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快速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