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電子液態金屬 欲造可自我修復計算機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美國科學家正在思考制造液態金屬電子元件的可能性,希望它可以成為軟性計算機或可自我修復的計算機。
據《物理科學網》(phys.org)介紹,美國賓州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University)機械工程師卡梅爾·馬杰迪(CarmelMajidi)和詹姆斯?魏斯曼(JamesWissman)就是電子液態金屬的研究者。他們以銦(In)鎵(Ga)合金為材料,制作出無毒液態電子金屬,銦的熔點為156℃,而鎵的熔點更低,僅30℃,所以可以達成常溫液態的效果。研究團隊打算將電子液態金屬與橡膠配合,做出與自然皮膚一樣柔軟有彈性的電路,這可能是未來仿生義肢的重要材料。
科學家利用溫度、電壓與堿性溶液來改變液態金屬的特性。(圖/卡內基·梅隆大學)
該研究團隊的邁可·迪奇(MichaelDickey)還發現,液態金屬的毛細現象與表面張力會改變它的導電特性,使它呈現出類似半導體的效果,至少具有場效晶體管(一種常用于電路控制開關的晶體管)的效果。若是如此,則其用途更為廣泛。
馬杰迪說:“我們還在測試液態金屬的半導體特性,或許可以依照不同的電子特性以改變形狀,并根據形狀改變其功能。它也不太會損壞,因為只要調整溫度與電壓,它的特性就會重新恢復?!?/p>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