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及勘察智能機器人系統”項目啟動會召開
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應急救援及勘察智能機器人系統”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遼寧沈陽召開。沈陽自動化所副所長李碩參會并致辭,科技處處長胡琨元主持。項目中、外方參加單位代表在會上匯報了實施方案內容。經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實施方案可行。
“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是我國與國際社會開展多層次、立體化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的引領性、旗幟性、開放性專項,旨在全面落實《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更好的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應急救援及勘察智能機器人系統”項目中方單位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公安部沈陽消防研究所和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外方合作單位為黎巴嫩民防總局和貝魯特美國大學(黎巴嫩)。項目合作國家黎巴嫩位于地中海東岸,亞非歐三洲要沖,為腓尼基文明發源地,歷史底蘊深厚。中黎文化、經濟交流歷史悠久,古絲綢之路曾是聯系兩地人民的紐帶,因此當前國際科技合作有著良好的基礎和發展潛力。
項目主要面向武裝沖突、恐怖襲擊等高危環境中場景勘察、傷員救搶、危險品作業等緊急救援實際需求,開展“應急救援與勘察智能機器人系統”裝備技術研究,開發傷員救搶機器人、勘察機器人、全向球形探測機器人以及采樣/作業機器人,構建智能救援機器人群,能夠替代救援人員開展緊急救援任務,解決在危險情況下環境勘察及緊急救援等科學技術難題,促進國際合作,支撐“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會上,項目負責人姚辰研究員對項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內容、實施方案、預期成果及進度安排進行了詳細匯報,表示本項目將為在武裝沖突、恐怖襲擊等高危環境中的應急救援提供完整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夠解決自有技術在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技術適用性問題,促進技術、產品走出去,實現互利共贏。值得一提的是,姚辰主持研發的“靈蜥HW55”反恐防暴機器人已經于2015年裝備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執行反恐排爆任務。
外方項目牽頭人貝魯特美國大學ImadH.Elhajj教授在項目啟動會上就黎巴嫩的歷史、地理環境、民族構成、文化風俗、國內反恐形勢、應急救援應用需求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并表示黎巴嫩是古代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地理位置重要,必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上發揮重要作用。他表示本項目的實施對于加強兩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是對中黎在經貿、文化領域“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補充。
胡琨元介紹了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制的落實情況。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研究室副主任劉連慶就中黎雙方科技合作需求和本項目預期經濟、社會及外交效益進行了介紹。研究任務負責人沈陽自動化所于鵬副研究員、卜春光副研究員、王挺副研究員,清華大學徐靜副教授,公安部沈陽消防研究所鄭偉副研究員,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張光烈研究員分別詳細匯報了項目任務具體實施方案。
啟動會專家咨詢組對項目組匯報情況進行了質詢并就項目方案具體技術細節提出了建議,一致認為本項目研究目標及任務分工明確,研究方法科學,技術路線先進,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合理,實施方案可行。
12月11日上午,ImadH.Elhajj參觀了機器人學研究室,并作了題為Energy-BasedControlAppliedtoHumanoidRobots的精彩學術報告。會后,他與相關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對未來的科技合作充滿期待。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