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工業4.0啟示 從數字制造走向智能化制造
從歷次工業革命可以看出,每一次工業革命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制造的產品卻越來越復雜。
Siemens PLM Software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梁乃明
Siemens PLM Software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梁乃明在,西門子在京舉辦工業4.0創新實驗室的媒體體驗活動中表示:
“在全球開放市場的競爭格局下,科技給制造業帶來高效的同時,制造業更應注重回歸基礎,在舒服、靈活性、效率、質量,尤其是安全等方面。只有基礎牢固,才能更快地適應變換的市場,更好地抵抗數字化給制造業帶來的沖擊。”
企業如何從數字制造走向智能化制造?
梁乃明認為:“數字化雙胞胎模型”以及Teamcenter協作平臺是當前的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的最佳選擇。
Siemens PLM Software隸屬于西門子,是全球領先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件和生產運營管理(MOM)軟件、系統與服務提供商,擁有超過1,500萬套已發售軟件。
西門子作為一家老牌制造公司,利用其整個制造工藝環境,從產品的設計、測試、仿真、排產 、執行再到售后服務,都以高效、質量、靈活、競爭以及安全為理念,由此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
只有把涉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全部串聯,才能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更加高效、靈活、安全的目標。企業如何將智能化信息化的數據應用到這一鏈條中,成功轉型為數字化企業,成為越來越多企業追求的目標。
數字化技術Teamcenter作為跨專業、跨項目階段和計劃的真正集成化的PLM解決方案,通過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據管理平臺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將產品的數據進行管理或者轉換成單一來源環境,在此環境下將數據進行數字化,制作一個數字化雙胞胎,與生產工藝、制造流程雙胞胎以及制造的設備、工廠的數字化雙胞胎,共同形成一套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工廠是仿真、動態、可生產的制造雙胞胎。
數字化制造和對新情況快速調整,在真實工廠建立前可優化制造效率和消除瓶頸,用仿真、分析和可視化來增加產能和最大化盈利率,并且優化生產和物流。
西門子從自動化一路走過來,要做到智能化,必須先要有數字化,數字化是制造業轉型基礎。
2013年,西門子在中國建立了德國之外全球首家數字化企業———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研發基地(SEWC)。這個被歐盟評為最先進的數字化工廠,讓中國企業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工業4.0”。
西門子已經擁有一個智能工廠,與智能工廠相比,工廠主要呈現的是物理空間,而工業4.0實驗室包含很多看不見的軟件。建立實驗室的初衷是希望把技術,解決方案帶給想要轉型升級的企業,實驗室將為企業培養人才,并提供全方位從產品設計到執行工廠整套解決方案。
西門子也在嘗試與地方政府建立工業4.0的數據中心、實驗室,幫助地方政府、地方企業以及地方高校提供整套的科技,助力企業升級轉型,這個就是西門子今天做的工業4.0。”
西門子將當今世界最先進科技、設計工藝、新材料軟件收入囊中,這將給傳統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改變。西門子不僅滿足客戶現在需求,還為其未來擴充提供解決方案進行儲備。
在工業4.0的體系架構中,企業慢慢走向智能化、數字化,智能設計、智能制造以及交付后的智能保障、智能監管等。其實從某個角度西門子也是跟隨著中國制造2025整個政府的腳步在前進,西門子在京創辦的工業4.0創新實驗室就是最好的印證。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