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山:大數據是未來發展主題
“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國制造2025”、電子檔案、電子發票等諸多政策層面都不約而同地提及“數字化轉型”。
從互聯網化到數據化再到數據社會化,數字化轉型正成為勢不可擋的熱潮,顛覆和重塑各個行業。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認為,從產生大數據、驅動數據流轉、需要數據決策,企業已然成為數據進化的貢獻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大數據是未來發展的主題,要重視數據規劃、數據治理和數據的深度挖掘利用。
王興山是在浪潮集團日前在上海舉辦的“數字化轉型、成就智慧企業”論壇上提出上述觀點的。
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主要包括全渠道與多接觸點的客戶體驗、運營數字化與智能化、顛覆性創新三個方向。
其中,客戶體驗是大多數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優先突破領域,尤其是零售業、個人消費品行業;企業運營是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數據規劃、數據整合、智能分析成為企業的熱點需求,BA商務智能分析、MDM主數據管理、管理會計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正在重新定義并進化企業管理。比如,經營理念呈現企業平臺化特征,更加注重生態,讓大企業做平臺,小企業上平臺;組織設計向扁平化進化;集團總部服務化職能強化;運營流程呈現企業數字化特征,強調數字化工作、數字化流程、數據挖掘。
在王興山看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分為精益管理、運營數字化、技術與商業模式突破三個階段。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企業,浪潮集團進一步明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當前企業信息化建設進入以數據為中心的3.0時代,但是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程度參差不齊,落后者、跟進者和領先者并存。”王興山表示,對于落后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補短板,夯實基礎管理。在這之中,管理會計是個有力支撐;跟進者需要進一步互聯網化,實現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建立企業大數據中心等;而領先者則要進一步創新業務模式,建立可持續的生態體系。
浪潮集團戰略客戶中儲糧就是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典型實踐。通過構建智能糧庫大數據平臺,使國家掌握糧情周期由15天縮短為3天,實現了智能倉儲與決策;中國節能聯合浪潮集團運用“全需求、做減法”的信息系統建設思路,共同建設全集團統一的數據倉庫系統,將原本“煙囪式”分布在預算、人力、資金等各業務系統中的數據,進行采集匯總、統計分析,提升了數據收集及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年到2016年,浪潮集團先后提出并實踐“大數據重構企業智慧”、“互聯網+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成就智慧企業”。
事實上,浪潮集團一直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積極探索,在深入推動“ERP+互聯網”過程中,幫助企業打造互聯、精細、智能的智慧企業,最終實現了理念、技術的三次進化。可以說,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結果就是智慧企業。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新一代ERP作支撐,進入數字經濟時代,ERP也需要向互聯網化、云化、智能化進化。
浪潮集團認為,管理會計與新一代數字技術是推動ERP創新發展的兩大驅動力。
為全面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集團發布了GS系列五大云產品,分別為財務共享服務V6.1、司庫與資金管理套件V6.1、IGO電子采購云平臺V5.0、BA企業大數據套件V6.1和HCMCLOUDV2.0,以云計算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化架構,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動力,助力成就智慧企業。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