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何時才能挖掘工業機器人這座”金山”
市場前景普遍被看好的情況下,工業機器人企業為什么沒錢賺呢?巨頭壟斷市場是一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增速快于行業發展速度。對此,我國機器人廠商更應腳踏實地做技術,為中國智造的爆發而蓄勢。
工業機器人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一致性,研究機器人與人類一起協同工作方法,可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柔性化,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物排放,解放人類繁重體力勞動和重復性工作。發展機器人產業,不僅不會造成大量人員失業,反而又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實現機器人和人的工作和諧分工和合作,將機器人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與人類創造力有機結合,助推幸福制造、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在如此多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究竟進行到哪一步了。
市場前景雖好 企業卻沒錢賺?
日前,在微軟亞洲研究院18周年紀念院友會上,蘇州天準集團董事長徐一華坦言,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其實也沒有非常大,一年只有25萬臺,100億美金左右的市場而已。再加上機器人四大家族占據了一大部分,國產機器人銷售額不到百分之十,利潤額說沒有也不過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受國家鼓勵和扶植外,我國做工業機器人的企業沒有哪家是賺錢的。
市場前景普遍被看好的情況下,工業機器人企業為什么沒錢賺呢?巨頭壟斷市場是一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增速快于行業發展速度,換而言之,也就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水準跟不上市場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保持迅猛發展勢頭,領域內約有3000余家工業機器人制造、服務企業,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與關鍵核心部件研發現狀仍不容樂觀。雖然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國內市場需求及國外產業發展相比仍然有明顯差距。
為此,我國工業機器人廠商應加強自主創新、行業攻關,加強數控系統、關鍵零部件、元器件的研發研制,提高自給率,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牌,積極開發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積極利用工業機器人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改善對外合作,盡快帶動產業發展。
腳踏實地做技術 中國智造蓄勢爆發
國產機器人比進口機器人貴,原因在零部件上。當前,比起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進投資,國內80%的機器人企業更愿意去投資更加注重實用性的簡單功能,在機器人的研發上做不到精益求精,這對技術發展不利,未來假如國內的機器人精度一直提不上去,國內機器的品質太低的話,即使價格下降低也無法應用。因而,在伺服系統、控制器、核心算法、精密減速器以及應用和集成技術這五大機器人核心技術中,國內機器人本體要發展的好,在這五大領域至少要有2個是擅長的。
當前,人機協作與柔性化自動化是已成工業機器人的新發展趨勢,但人機協作雖然是發展趨勢,卻也只是一個過渡階段。結合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來看,國內廠商當前要做的不是順應發展大潮流,而更應該腳踏實地先做好機器人。就如業內人士雖說,“國內企目前還沒能把機器人做好的情況下,就考慮人機協作,有點好高騖遠,應該先把機器人做好、做精”。
對比工業發達的日本、德國和美國,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速近5年一直處在較高水平,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一舉成為全球最高,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57096臺,同比增長56.7%,銷量第一的市場位置繼續保持,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我國人力成本上升、工業機器人成本回收期的縮短、工業機器人密度的差距都將維持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景氣度,中國還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工業機器人國家。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