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央視!海爾發力供給側改革成制造業樣板
自今年兩會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性方針起,傳統制造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2月17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制造”節目將焦點對準家電業智能制造。其中,海爾互聯工廠作為國內傳統制造業供給側改革的先驅,成為柔性制造的樣板工程。
在央視的采訪中,記者走訪了海爾“貝享”定制空調用戶。青島消費者劉雅潔通過海爾眾創匯平臺與眾多消費者參與討論,給3歲的兒子定制了一臺孕嬰專用“貝享”掛機。這款掛機空調是海爾互聯工廠針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生產的定制產品。一年前,北京一位新手爸爸在海爾眾創匯平臺發帖,希望能夠有一款集各種貼心功能于一身的孕嬰空調,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海爾研發設計團隊得到這個用戶需求后,交互了包括孕嬰生態、空氣凈化、濕度、溫度提醒等孕嬰人群關注的15項功能、18種外觀和42個解決方案,最終研發出了適用于孕嬰人群的“貝享”空調?!俺鲲L安靜柔和,除PM2.5的功能非常好”。
類似這樣針對用戶需求的全流程大規模柔性制造在海爾互聯工廠十分常見。在海爾空調個性化定制生產線上,工位顯示屏上顯示著不同用戶的個性化產品需求?!案鶕螅课还と霜毩⑼瓿梢慌_空調的組裝和檢測”。最終生產出的定制產品將經由個性化配送中心,機器通過識別每個產品特有的身份標簽來完成精準的物流配送,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而為柔性制造生產線提供支持的就是海爾眾創匯平臺和智能倉庫。海爾眾創匯平臺獲取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后生成訂單傳達至智能倉庫。智能倉庫根據交貨時間排出生產順序,并且選取每款產品需要的特定模塊組合在一起送到組裝生產線上。與此同時,用戶可以通過眾創匯平臺與互聯工廠直連,實現流程的開放、互聯、可視,為用戶提供了全流程參與的差異化體驗。
海爾互聯工廠負責人介紹,“智能制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海爾互聯工廠的探索是在高精度用戶需求下的高效率生產”。據了解,海爾空調全流程大規模定制主要依托海爾400億+智能大數據獲取用戶需求。海爾空調與用戶建立了大數據智能交互,挖掘用戶的興趣點和潛在需求,在產品研發、個性定制、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實現了全流程按需落地。
工業化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也是目前全球制造業競爭的高地。海爾互聯工廠從供給側發力,實現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大規模智能制造,加大有效供給,并通過不斷升級定制水平實現了“產消合一”?;ヂ摴S大規模定制、柔性制造和即供即需的商業新生態,對于供給結構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適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海爾占領智能制造高地的重要保障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