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制造奏響智能制造“大合唱”
2月22日,沈陽機床與江蘇建湖縣達成建設華東地區智能制造基地有了新進展,首批100臺i5M1.4智能機床全部到位,不久將正式運行。建湖是沈陽機床僅用一年多時間推出的第44家智能工廠(基地)。從智能系統、智能機床,再到智能工廠,最終打造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沈陽機床轉型升級不僅路徑清晰,而且步伐扎實穩健。
以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沈陽正在完善產業布局,調整組織架構,強化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綜合能力,從而尋找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進軍智能制造過程中,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正在成為沈陽制造的大合唱。
政府領唱
圍繞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目標,政府層面推出發展戰略不斷,推出“中國制造2025”沈陽版,提出了沈陽制造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出臺支持沈陽機床集團i5戰略計劃的實施意見,為全市制造業探索出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模式;提出實施制造業智能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全市工業智能化水平。
三年行動計劃還提出,建設100個具有行業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的智能車間,建設一批示范性遠程服務中心和平臺等等。
企業主唱
主動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是沈陽制造的一個顯著特點。作為傳統產業比重較大的沈陽制造業,更多企業走的是通過快速融入互聯網,實行制造業+互聯網,從產品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等多方面提升制造水平。
早在2007年,沈陽機床就已基于互聯網技術,開始了自主研發智能機床,10年后今天,沈陽機床不僅推出了世界先進的i5智能機床產品,還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實現了從工業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快步轉型。沈鼓集團從設計、制造、到服務,全面推出智能化,其“鼓風機遠程運維服務試點示范”等兩個項目列入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東藥集團的“東北制藥大宗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成為國家智能制造領域重點支持項目。
從誕生起,沈陽新興戰略產業就有智能的DNA。新松機器人是包括寶馬、通用、福特、米其林在內的一批世界級企業的全球采購供應商,產品出口美國、加拿大等23個國家,其中外資和合資企業占新松客戶的60%以上。與此同時,依托云平臺和大數據,發展智能型服務機器人,新一代的工業機器人,進軍養老醫療康復等大健康產業,深度進軍服務業,不斷搶占高端智能制造高地。目前,在沈陽,以新松機器人為龍頭,50余家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企業分工協作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作為中國領先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東軟集團,在發展智能制造上更是有自己的“獨門秘笈”。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在保持數字醫療設備制造全國技術領先的地位同時,東軟集團實現更高層級上的“轉型升級”,建立云醫院,深度進軍大健康產業。
沈陽格微軟件公司以多語言協同翻譯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為平臺,建設了中國工業淘堡網,用智能化服務,為制造業搭起了發展的平臺,其業務已呈現大爆發式發展。東網科技通過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 27001和云安全國際金牌認證CSA-STAR,這個以大數據為產品的企業,成了沈陽制造向沈陽“智造”發展的助推器。
政府領唱,企業主唱,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向智能制造奮進;依托云平臺、大數據,全面搶占智制造產業制高點,讓沈陽制造快步向智能化發展、向高端化邁進,沈陽制造正在奏出時代最強智能制造“大合唱”。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