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珠三角制造的冰與火:有的倒閉 有新起的

      2015年的珠江三角洲,制造業正經歷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傳統制造業中的電子、陶瓷、家具企業倒閉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另一方面,“機器換人”、無人機、跨境電商等新型工業化浪潮方興未艾。兩股激流的交織、碰撞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大戲正在上演。

      “活下去就是勝利”

      “對于傳統的制造業而言,現在已經不是經濟下行壓力,而是下行通道。”

      2015年十一國慶長假之后,東莞長安鎮金寶公司一家電子廠員工返廠后驚訝地發現,自己工作的生產線已被拆除,車間宣告關閉。金寶電子為惠普、戴爾、IBM巨頭代工電子產品,其母公司金仁寶集團是臺灣知名上市公司、世界500強企業。

      之前的7月份,東莞鑫佑光電科技公司被爆出突然倒閉,老板失聯。3月份,一度擁有過18000名工人的東莞力凱鞋業,將生產線從厚街鎮遷出,搬到了緬甸境內。更早些時候,2014年12月,臺灣上市公司勝華科技在東莞的聯勝科技、萬士達兩家工廠倒閉,遣散了約7000名員工,欠下銀行債務2億元。

      不僅是“世界工廠”東莞,珠三角另一制造業重鎮——被稱為“陶都”的佛山,傳統制造業也正經歷著陣痛。

      佛山以陶瓷、家具,以及家電、機械裝備等傳統制造業為支柱產業。這座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制造業名城,2014年工業總產值達1.8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五。

      2015年7月,佛山市豪幫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幫陶瓷”)轟然倒閉,聞訊而來的員工、經銷商,聚集在該公司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的廠房門口,討要欠薪、欠款。

      豪幫陶瓷共有9條生產線,在行業內有著不錯的口碑。

      “現在真是生死存亡的時候,壓力特別大。”佛山BOBO陶瓷公司總經理唐碩度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消息后,召集屬下開了緊急會議,想方設法進一步控制開支,應對行業寒冬。“沒想到形勢變化如此之快,戰火已經燒到家門口了。”他說。

      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白梅告訴南方周末,佛山的陶瓷企業都有著較強的實力,就連最小的一家公司,年銷售額也超過2000萬元,但眼下不得不“勒緊褲腰帶”精打細算度日。“去年還只是經營有困難,今年陸續已經有倒閉的了。”她說,外地的陶瓷企業,倒閉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

      “對于傳統的制造業而言,現在已經不是經濟下行壓力,而是下行通道,”白梅說,“現實的問題是,活下來就是勝利,而要想活下來,所有的方法都要試盡。”

      10月21日,南方周末來到位于佛山市季華路中國陶瓷產業總部三層的豪幫陶瓷子品牌“奇奧瓷磚”展廳前,看到玻璃大門緊閉,樓前的空地成了臨時停車場。唐碩度感嘆說,與前兩年人流穿梭的忙碌景象相比,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冷清了不少。

      專門生產陶機設備的佛山廣龍氏陶瓷機械有限公司,近來對全國幾個主要陶瓷產區進行了一番市場調研,他們發現,迫于經營壓力,40%-60%的生產線已經關閉。“情況很糟糕,有的廠都開始放長假了。”該公司銷售總監龐麗玲告訴南方周末。

      除了陶瓷行業以外,佛山的家具制造也馳名全國。順德區樂從鎮家具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樂從鎮全年的家具銷售額能達到600億-800億元。但樂從家具協會秘書長楊志華告訴南方周末,在當前制造業疲軟的大環境下,家具行業面臨著深度洗牌的風險。“不光是家具生意難做,很多傳統制造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他說。

      高處與低處

      “新陳代謝屬于自然的經濟現象,而產業鏈低端環節的流失,并不值得過多的惋惜。”

      制造業的轉移像水流一樣,永遠會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自上世紀90年代,東莞憑借區位、勞動力、土地等優勢,承接了來自臺灣的產業轉移潮。高峰時,數千家臺資企業、港資企業幾乎能占到東莞經濟的半壁江山。

      2008年之后,由于企業成本增長、勞動力結構變化,臺資、港資企業開始陸續從東莞轉移產能,比如著名的臺商寶成集團搬遷東南亞,晏邦回撤臺灣等。如今在東莞,仰仗人海戰術的“萬人大廠”已所剩無幾。

      “大家都有心理準備,該怎么應對都想好了。”香港人吳永學是東莞的兩岸經濟促進會(以下簡稱“經促會”)副會長,在商場搏擊多年,見慣了“冰火”交替。他說,新常態下的產業結構調整,自然會影響到東莞制造業的命運,但這只能算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余波。

      在香港上市的東莞時代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皮具”),是時尚名牌普拉達(PRADA)、蔻馳(COACH)的代工廠,該公司制造部總經理劉烈奎說,金融危機之后,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開始飆升,勞?密集型企業的利潤被不斷攤薄,到東南亞開工廠的東莞同行非常之多。

      “國內產業工人的月薪為500-600美元,而越南雇傭一名員工的月薪為100多美元,要便宜得多。”劉烈奎說,盡管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家,工業鏈條不夠健全,勞動力素質普遍偏低,出去的企業曾出現過小規模的回流,但最后完成轉移的代工廠不在少數,“必須轉的其實都轉得差不多了。”

      在東莞厚街鎮擁有家寶玩具、寶贊鞋業兩家企業的經促會會長藍俊雄,這些年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臺灣老鄉一個個離東莞而去。幾年來,他也多次奔赴東南亞進行過實地考察,但最后還是打消了將工廠搬遷過去的念頭。

      他觀察發現,2014年東南亞工人的工資已經比2011年上漲了20%,有些熱門行業甚至達到30%-50%。再加上這些國家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的劣勢,讓他認為只進行簡單的產業轉移并不是長久之計。“不出十年,東南亞的勞動力成本就趕上來了,那個時候怎么辦,難道再往非洲轉,什么時候是個頭?”

      東莞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龔佳勇,對東莞的產業變遷有著長期關注。他發現,迫于勞動力成本上升而不得不轉移的工廠,大多為技術含量有限,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加工工業。

      “工人的工資漲了,是發展的成果,是好事。”龔佳勇甚至發現,有一些企業因為附加值過低,連國家強制性的員工社保都承擔不起。他認為,新陳代謝屬于自然的經濟現象,而產業鏈低端環節的流失,并不值得過多地惋惜。

      沃爾瑪公司采購高級副總裁韓斯漫(MichaelHeintzman),曾做過15年的采購經理,與藍俊雄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他對南方周末說,10年之前,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足夠低,低到可以將產品的綜合成本拉下一大截。而現在,東莞雖然與美國本土的工資水平還有差距,但“人口紅利”這一優勢已不明顯。如果有供應商在技術創新上足夠優秀,足以填平遠洋運費、關稅壁壘的鴻溝,實現在美國生產比中國成本低的倒轉。

      時代皮具主動出擊的做法與之類似。2010年,他們斥資千萬收購意大利一個近40年歷史的本土品牌托斯卡納(TUSCAN‘S),選料、設計、生產全部由自己獨立完成。

      去過剩產能的陣痛

      “今年非常關鍵,轉型升級努力了這么多年,這次是一個很重要的坎。”

      東莞的傳統制造業面臨的是成本上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而佛山這樣的內銷型制造業基地,遭遇的則是產能過剩的打擊。

      “2008年是出口受影響,這一波是內需也產能過剩得很厲害。”剛剛對東莞、佛山兩地進行過實地調研的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說。

      以供給內需市場為主的佛山,對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印象,遠沒有東莞那么刻骨銘心。“2008年基本沒什么感覺,生意最好的是2010年,就是剛剛感受到一點點涼意,就又飆上去了。”楊志華回憶道。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前后,佛山的陶瓷企業生存一度十分困難,而到了2010年前后,陶瓷生意異常火爆,不計其數的陶瓷項目快馬加鞭,紛紛上馬。

      “我都看不明白了,人家正經濟危機呢,這邊訂單爆棚,一刺激,稀里嘩啦都又上來了。”白梅說,經濟刺激方案成功拓展了內需,挽救了一批瀕臨危險的企業,但留下了制造業大干快上、盲目擴張的后遺癥,以至于現在產能過剩到“夸張”的地步。

      白梅認為,目前全國的陶瓷行業需求至多只有100億平方米,產能是140億平方米,至少有40億平方米的產能需要用破產倒閉、兼并重組的方式淘汰掉,“140個人,只有100個蛋糕,肯定會有餓死的。”

      慘烈的去過剩產能過程中,也有一些名牌陶瓷企業在佛山這一輪行業調整中生存無虞。比如東鵬、蒙娜麗莎等公司趁著行業低谷,投入了上千萬巨資購買脫硫、脫硝的環保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他們說,就算再困難,環保設備也要上。”白梅說,對于一些小工廠,環保要求本就不算達標,淘汰掉這部分高污染、低技術的產能,對行業、對社會不見得是壞事。

      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市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88.65億元,為廣東省最高。

      陶瓷生產對環境影響較大,經過早年“節能減排”的改造,佛山陶瓷行業污染比較大的小廠房已所剩無幾。相對而言,家具行業還存在大量裝備落后、技術含量低,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廠。楊志華分析說,如果將過剩產能壓縮,行業內要實現1/5-1/3的整合,才能達到比較合理的區間。

      目前,佛山的陶瓷、家具老板已經有人開始到“第三世界”嘗試辦廠,但白梅認為,產能轉移是一個長期戰略,一朝一夕消化不了全部多余的產能。

      “今年非常關鍵,轉型升級努力了這么多年,這次是一個很重要的坎。”對比2008年的局勢,林江說,現在回想起來,經過那次陣痛,很多新的產業形態已慢慢發展起來。

      “四新”經濟

      傳統制造業的產能轉移,并未對東莞經濟造成打擊,這要歸功于“四新”經濟近年來的迅猛發展。

      不過,傳統制造業的產能轉移,并未對東莞經濟造成打擊。

      對外資的流出,東莞市政府并不擔心。10月26日,東莞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東莞關停外遷外資企業243家,但涉及合同利用外資僅3.3億美元,而同期東莞新簽及增資項目涉及合同利用外資金額38.5億美元。“事實上,近年來東莞引進的優質外資大項目越來越多,質量效益不斷提高。”東莞市商務局副調研員雷慧明說。

      與此同時,東莞的經濟增長動力已出現結構性改變。

      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63.79億元,同比增長7.9%,超過全國GDP增速一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東莞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7.8億元,同比增長3.2%,遠遠低于同省的佛山(24.9%)、中山(18.3%)、惠州(16.1%)、江門(18.3%)。但東莞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7701億元,同比增長7.1%,在全國外貿總額前五名城市中排名第一。

      這要歸功于東莞以跨境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行業為代表的“四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經濟近年來的迅猛發展。

      今年1-9月,東莞引進的物流與總部企業等超億美元項目4宗,涉及投資金額19.5億美元,同比增長57.3%。據東莞市商務局透露,目前全市的跨境電商企業已達3500家,阿里菜鳥物流、京東商城、蘇寧云商、1號店、敦煌網、大龍網等知名平臺相繼落地。

      在東莞,一些家具制造企業也已實現“線上跨境交易,線下工廠服務”跨境電商“東莞O2O模式”,突破了目前跨境電商大件商品的瓶頸。

      從事跨境電商服裝貿易的東莞創美公司總經理謝廣平告訴南方周末,時尚風潮轉瞬即逝,公司需要在第一時間,接收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偏好信息,并根據這些第一手的信息,對上游供貨商提出款式、制作工藝的細致要求。

      而在以前,動輒上千名員工的大服裝廠,根本不會遷就他的訴求。“我發現,東西賣起來方便了,但上游的企業跟不上。”謝廣平說,“如果是小廠,就可以跟他們一點一點溝通,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慢慢摳。”

      低成本的“萬人大廠”模式終結后,東莞慢慢又出現了小工廠、小作坊式制造業的回流。龔佳勇舉例說,如今勞動力成本高企,東莞虎門鎮的家庭作坊式的小服裝廠開始遍地開花。這種熟手生產更依靠工匠師傅的技藝積累,產品的設計、品質更為可靠,且能滿足個性化定制小批量生產。

      “機器換人”則是廣東省近年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項戰略,所謂“機器換人”是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

      這一戰略下,東莞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無人機、機器人產業。據東莞市經信局介紹,2014年東莞全市“機器換人”申報項目達622個,總投資達53.2億元,遠超過去10年東莞技改資助項目的數量總和。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活躍的市場。”唐碩度認為,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行業,這輪危機挺過去之后,進行技術升級的企業領先優勢會更明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观看 |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日韩麻豆一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樱花|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另类免费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蜜桃传媒视频麻豆第一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凹凸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