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空間大引資金追捧 醫療器械板塊逆勢上漲
昨日,在滬深兩市集體回調的背景下,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逆勢大漲,其中戴維醫療(300314.SZ)、通策醫療(600763.SZ)和九安醫療(002432.SZ)三股漲停,和佳股份(300273.SZ)、陽普醫療(300030.SZ)上漲超過6%,板塊整體漲幅在5%左右。
“他們(外資機構)一致看好內地的醫療器械公司,覺得市場空間很大,很多公司想通過并購的方式,進入內地醫療機械市場,這個行業是大牛股的行業。”對于昨日醫療器械板塊上市公司股價集體上漲,北京一家券商資管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最近與香港的基金經理和外資行的研究員交流,外資機構普遍看好內地的醫療器械行業。
市場擴容進行時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已達1565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的顯著提升,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增速將高于藥品行業。發達國家器械與制藥的產值比約為1:1,而我國器械收入約占藥品市場規模的10%,市場擴容正在進行中。
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快速擴容的新興市場,今年醫療器械新入選工信部扶持項目,此前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主要被外資占領,國家政策開始關注、扶持醫療器械,被納入的企業會收到豐厚補貼,當然能夠入選的是少數。目前醫藥公司受到招標利空消息影響,但是醫療器械領域受醫藥行業政策的影響較小,2013年是藥品招標大年,器械行業相對規避了政策的風險(少數需要招標的耗材除外)。
上述券商資管負責人對記者稱,醫療器械行業一是未來進口替代,二是市場應用空間越來越廣,中國人口眾多,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有些醫療器械領域剛剛開始。
央視曾經就醫療器械做過報道,同樣的醫療器械,海外價格是國內價格的十分之一,國內價格虛高,主要是流通環節。有業內人士稱,過去做藥的員工,現在不少轉行去做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才是真正賺錢的地方,毛利率可以高得驚人。
國金分析師認為,醫保體系的覆蓋范圍擴大、消費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消費升級、政府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投入,將是醫療器械行業未來增長的三大推動因素。
上海一家私募負責人對記者稱,對于醫療器械行業,他堅定看好,這是投資的大方向。
資金短期偏好?
對于當天醫療器械板塊的大漲,有市場人士解讀為受到福建爭取單獨二胎試點刺激的醫療器械股火爆。而西藏德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廣策則對記者說,醫療器械股價大漲,短期就是資金的流動偏好。
資料顯示,雖然醫療器械市場成長較快,但目前高端醫療器械幾乎都被外資企業所壟斷,通用電氣、飛利浦和西門子三家企業占據了國內大部分高端市場,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70%。就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而言,國際上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如飛利浦、強生、西門子等全球市場份額占到了50%左右。
據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醫療器械企業已達1.4萬多家,但醫療器械行業競爭格局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競爭激烈且盈利水平較低,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或為國外企業提供零配件。
而跨國公司在中國完成一二線城市和高端市場的布局之后,開始對中國低端市場滲透不斷加快,其將與本土企業在中低端市場形成正面競爭,這進一步搶奪了我國醫療器械的中低端市場,顯然對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是致命的。即便是一些上市公司,相比國外大企業可以說競爭力很小,很容易被外資企業兼并。
盡管很多市場人士對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寄予厚望,但是姜廣策對記者稱,國內的醫療器械總體水平很低,絕大多數只能做低端設備,市場空間是很大但是都被外企占領,替代進口目前看不到很大希望,“即使有,也是個案。”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