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1.市場需求釋放、商業模式創新等因素推動產業發展
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處于外部機遇疊加的重要發展期,工業轉型升級推動裝備產業發展、人口增長趨勢有利于釋放市場容量、商業模式創新活躍。同時,工業機器人產業經過初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步接近產業化快速發展的臨界期。
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端裝備發展。我國是傳統制造業大國而非制造強國。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我國制造業從依靠人力、資源的比較優勢向依靠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轉變。工業機器人是我國制造業轉型與提升必不可少的高端裝備,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逐步推進,對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需求必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釋放市場容量。人口老齡化引起制造業人力成本上升,我國制造業成本優勢減弱。制造業人力替代需求將釋放巨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在這樣背景下,如何通過提高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平穩度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期,成為中國制造業難以回避的課題。工業機器人在重復性、危險性、高精密性工作場景中極具人力替代優勢,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商業模式創新加速產業化進程。工業機器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與商業模式創新密不可分。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具備了基礎技術條件,足以支撐產業化快速發展。商業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形成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改變原有的產業形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積累的商業模式創新經驗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機器人應用最早是從特種作業領域,變成工業裝備進行大規模市場拓展,現在已經呈現出很多領域爆發式增長。
2.政策缺位、技術薄弱、競爭力差等因素阻礙產業發展
同時,中國工業機器人面臨巨大挑戰。產業發展缺乏戰略層面規劃,難以適應現階段產業化加速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仍難以走出實驗室實現產業化,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國外企業壟斷全球市場的格局下,傳統模仿跟隨的發展路徑與加速做大總量的現實需求不匹配。
產業發展政策與產業發展階段不協調。眾多國家級重大項目涉及機器人領域,各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投資機器人產業。由于體制機制原因,扶持計劃缺乏系統性,難以形成協同發展,導致總體效果難以顯現。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目前工業機器人還沒有建立起產業體系,管理缺失,導致產業規劃、政策研究、標準體系建設等行業重點工作存在缺位。
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存在產業化瓶頸。工業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和核心關鍵部件尚未形成產業化實力。創新能力不足制約機器人市場的拓展。我國從事機器人研究的人員是世界最多的,但很多關鍵技術沒有突破。技術實力不足制約了規模的發展,而規模較小也反過來制約了技術的產業化,許多技術還處在實驗室階段,制約了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基礎零部件制造能力差,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制約了機器人產業成熟和國際競爭力。
國外企業壟斷格局下傳統發展模式空間較小。從市場角度來看,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產品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甚至呈現壟斷格局。在國外企業的先發優勢下,我國企業走傳統的模仿跟蹤發展路線,依靠傳統的價格優勢參與競爭十分困難。國外高端工業機器人本身擁有了一個規模化產量化優勢,在保持產品成熟化優勢的同時也在不斷降價,這對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展帶來的挑戰非常大。而國內產業化投資力度不夠,研究與產業發展存在脫節現象,難以形成真正的產業競爭力。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