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解讀三一重工并購戰略
針對今年年初三一重工以26.54億元收購普茨邁斯特90%股權,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11月10日召開的“第21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詳細解讀了自身的并購戰略,“不是為了并購而并購,而是為了并購之后更加幸福的生活”。
向文波稱,并購普茨邁斯特是三一重工發展史上的第一次并購。至于過去為何沒有并購任何企業,向文波解釋,一方面三一重工是由幾萬元起家的民營企業,最初資金缺乏;另一方面則是中國過去并沒有很好的并購機會,三一重工沒有收購任何一家國有企業。
此次并購普茨邁斯特,向文波認為這意味著三一重工由過去的內生式發展向依靠內生式發展加并購投資的戰略轉變。
“這種轉變由內外兩方面因素決定。”向文波解釋,在內,三一重工每年實現銷售收入800多億元、利稅150多億元,兩家上市公司市值分別達到800億人民幣、150億港元,實力大大增強,現在的三一重工銷售收入超過普茨邁斯,體量幾乎是普茨邁斯的十倍;在外,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許多企業經營困難,而中國的機械設備制造行業占到全球的50%,普茨邁斯特在中國市場的失利使其發展陷入困境,有出售意愿。此外,在金融危機低谷出手,收購價格也比較低。
向文波認為,三一重工并購普茨邁斯特將會是一場成功的案例。在他看來,過去中國企業并購失敗的關鍵原因在于中國企業缺乏深入思考,沒有想清楚并購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三一中國的戰略思路很明確。”
對于三一重工來說,并購普茨邁斯特不僅可以獲得其先進的技術,而且可以讓三一重工縮短國際化的時間,減少創造全球性品牌的成本;對于普茨邁斯特來說,可以借助三一重工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利用中國勞動成本優勢降低整個生產成本。
向文波反對以低成本完成企業并購之后卻在一夜之間將企業做得很爛,“任何企業不能為了并購而并購,就像找老婆,并購是為了以后都可以幸福的生活”,“并購不能出于激情,應該更加理性”。
向文波亦不認可并購之后派中方管理團隊整合并購企業的做法,他將跨國并購比喻為組合家庭,認為不可能將德國企業完全變成中國企業,唯一規避這種風險的做法就是包容,“包容比整合重要”、“要學會信任國外的管理團隊”。
至今,三一重工并未派駐管理團隊進入普茨邁斯特。據向文波介紹,普茨邁斯特的經營狀況也非常好,今年銷售收入將會增長,三一重工還將幫助普茨邁斯特在德國收購其他幾家企業。
向文波透露,今年,三一重工的銷售收入比去年增長30%,海外業務增長非常快,銷售收入超過一百億元,是去年的三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