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電氣集團與中國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充分發揮雙方優勢,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合作,深化合作內涵,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推動重大技術裝備行業創新發展,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東方電氣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辦公廳主任王選文,副巡視員范建林,規劃發展局局長張忠林、副局長白英;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副院長、黨組成員陰和俊;四川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彭宇行;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計,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斯澤夫,副總經理黃偉;德陽市副市長錢書模,德陽市科技局局長袁前鋒出席了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施爾畏主持。
黃偉代表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和院地合作局介紹了雙方合作的相關情況。中國科學院與我集團始終對接國家科技與產業發展戰略,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發揮雙方在技術、人才、產業等方面優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近年來雙方合作項目達52項,累計合作金額上千萬元,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這些合作,助推了東方電氣集團產業發展,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重大技術裝備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彭宇行介紹了近年來四川省科技發展的相關情況,對中國科學院長期以來對四川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2011年,中科院與四川省簽署了新一輪院省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推動四川省科技創新邁上了新臺階。此次東方電氣集團與中科院的深入合作,也是四川省與中科院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成果。四川省科技廳將全力為中科院與四川省的科技合作提供優質的服務和有力的保障。
王計在致辭中講道,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是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擴大院企雙方在科學技術上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與應用,來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是院企雙方在合作模式和合作內容上的提升與深化。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向市場轉移、向商品轉化,推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能源技術的革命。能與中科院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內開展院企合作,對東方電氣集團意義十分重大。期待雙方能以此為契機,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為綱領,借助中科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優勢,發揮東方電氣集團應用開發和工程轉化優勢,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的聯合攻關力度,加快雙方科研成果的轉化,深化合作內涵,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使雙方在技術、人才、資金、市場和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切實開展好相關工作,爭取早出成果。
黃丹華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她指出,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和我國加快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依靠科技走出一條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道路。她希望,院企合作能不斷深化合作內涵、創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領域,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技術研發平臺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制造和產品的技術平臺,形成基礎研究、預先研究、工程技術研究、應用研究相配套的梯次研發結構;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實現雙方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的有效協同,激發各創新要素的活力,增強創新的內生動力。
白春禮在致辭中講道,院企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嶄新階段。下一步合作中,雙方要發揮各自科技和工程優勢,圍繞東方電氣集團重點關鍵技術領域的科技需求,鞏固良好基礎,探索有效模式,加強協調組織,認真落實協議內容,扎實推進各項合作工作,為促進東方電氣集團發展提供實質性的科技支持與服務。重點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控制、電動汽車等方面,認真梳理科技需求與科技成果,強化項目對接,共建相關研發平臺,開展產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升產業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與水平。通過項目與平臺合作,利用各自優勢條件,加強科技人才雙向交流,培訓和培養更多既懂科研,又懂工程的企業技術研發骨干,為促進實現人才強企戰略發揮積極作用。針對企業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和技術問題,共同組織相關院士專家與東方電氣集團專家開展專題研討,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前瞻性的咨詢和建議,更好地服務東方電氣集團又好又快發展。
斯澤夫與陰和俊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我集團所屬企業東方汽輪機、東方鍋爐、中央研究院分別與中科院金屬所、長春應化所、廣州能源所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約定,我集團和中科院將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控制、電動汽車等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雙方將成立“中科院—東方電氣戰略合作領導小組”,以便協調并解決合作中的重大事項。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