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民企參與分布式電站投資的最佳時機
“預計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目標35GW中,分布式可能占到19GW,大型地面電站占16GW,可見分布式仍將是重點。當前正是民企參與分布式電站投資的最佳時機。”針對國家最新出臺的光伏電價補貼細則,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近日在一次光伏會議上表示。
據他介紹,按照“十二五”規劃,光伏發電裝機目標是35GW,但迄今還沒有正式文件將之細分,“目前來看,大型地面電站仍是國企主導,而分布式電站則更適合民企的介入。”
他認為,當前是民企進入電站開發的好時機,因補貼會逐年下降,兩三年后電價補貼甚至取消,預計2015年分布式發電在用戶側將實現平價上網,地面電站則在2020年左右開始取消補貼。
“另一方面,國家當前承諾的電價補貼將在未來20年都有效,這意味著目前就是開發電站回報率最高的時候,趁當前政策力度大之際進入的企業收益也最大。”孟憲淦說,“這樣的時機不會太長,機會也不會太多。”
據他估算,“十二五”期間每年的可再生能源財政補貼可達數百億至上千億元。
“目前,國內光伏組件產能仍嚴重過剩,大部分企業經營虧損,一些大型光伏企業負債嚴重,擺脫困境尚需時日。但光伏發電與光伏組件生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國家對光伏原料和組件的產能擴張明確給予限制,對光伏發電應用卻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按國家對光伏發電電價補貼政策測算,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收入穩定、投資回報率較好的項目。”強生光電董事長沙曉林也在會上向上證報記者表達了對國內電站開發的強烈看好。
據他介紹,該公司已建成51MW電站項目,計劃在2014年6月底前建設100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分別建于2-3個國家級開發區,其中部分屋頂已與業主達成意向性協議。在此基礎上將推動項目公司上市,之后用兩年時間再建350MW分布式光伏電站。屆時年發電量可達5億度電,年發電收入5億元,資金回報率超過15%。
孟憲淦則表示,前幾年銀行對向光伏企業提供融資心存疑慮,原因主要是補貼無法及時到位以及光伏發電上網難,但目前這些問題有望解決。
對此,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表示,中國之前只有少數銀行能夠提供10年甚至15年以上長期貸款,一般的商業銀行貸款期限最長只有5年,這與光伏電站的運營期限25年不符。為此,對商業銀行應允許就可再生能源,如光伏融資這部分業務適當放寬貸款期限,開設10年甚至15年以上的長期貸款。
“同時,國內企業的融資成本較高,國資和民營的融資成本高低不等。國家在光伏融資利率方面,能否特事特辦,降低貸款利率,特別是降低項目開發的資本成本。”錢晶說。
此外,針對光伏企業貸款門檻高的問題,她表示,建議銀行考慮把電站的收益權或電站資產本身作抵押,讓民企只需20%-30%的資本金就能獲得銀行貸款。未來,電站的收益權就像個人貸款者的每月工資收入,既保障了銀行利益,也降低了銀行風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