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政減輕光伏產業高用電成本壓力
“這些年,我省光伏產業取得較快發展,但近兩年,電價的大幅上調,使園區內企業生產成本驟升,在綏化,已完成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兩家國內公司撤出,一家美國公司取消了投資意向,已經入園的部分企業也削減了投資,放慢了建設步伐。”駐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王濤志開門見山:“電價高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省光伏產業的發展。”
王濤志認為,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我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是資源大省,富有硅、硒、銅、金、石墨,擁有充足的太陽能資源,是中國罕見的資源富集區。近幾年,我省的光伏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黑河硅基新材料園區和綏化硅基新材料產業園區為先導,牡丹江旭陽太陽能科技公司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金躍集團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和綏化寶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光伏產業集群。
“但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制約瓶頸,2011年8月,在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調研工作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問題:目前我省送遼寧電價為0.3443元/千瓦時;送華北電價為0.3257元/千瓦時。而光伏產業園區業用電價格經幾次調整后恢復執行國家目錄電價政策,即0.62元/度電價。”王濤志說,高電價讓企業放慢了建設的腳步,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這一問題涉及國家產業政策,為此,王濤志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等部門允許黑龍江省將南送電量(低價電能)減少一部分留作自用,價格“低來低走”(按南送電價),減輕光伏產業用電成本高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也能節約長途南送帶來的電能損耗。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等部門允許光伏企業建設自備發電廠,鼓勵自發自用、并網不上網,從長遠解決用電成本過高問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通過“金太陽計劃”等政策為光伏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注入更多扶助資金,促進光伏產業發展成熟。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