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印刷行業年終全方位大盤點
天氣轉冷,一年也到了臨近收尾的時候。對于印刷包裝業來說,這一年頗不平靜。收縮與盤整,機遇和希望交替出現。
雖然不知最后兩個月還會有什么大事發生,但在這里可以給大家做個提前的行業年終盤點。
1越來越多的報業印廠開始“不務正業”
2014年,報業印刷現印數、版面繼續下滑。由于設備使用功能單一,很多報業印刷廠已經虧損到難以為繼的地步。
為了走出困境,一批報業印廠已經在嘗試經營其他業務來維系。比如,杭州日報旗下的盛元印務已經建立了以杭州為基地300公里24小時物流配送服務圈。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24小時物流配送服務,它正讓盛元印務在華東地區商業印刷領域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而新華社印務公司則選擇了一條耗材物流經營的轉型路子。當然這還不包括最簡單粗暴的搞副業的,像連云港日報印務公司經營的汽車4S店,揚州日報印務公司籌備開辦駕校等。
除此之外,很多印廠將業務聚集到一家印廠,解決各家印廠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這種資源配置也可以使一些報社擺脫印刷投入不經濟的狀態。
2大企業,大集團成為“數字印刷”的主力軍團
10年前引進數字印刷設備的企業,除圖文快印店外,大型印企數量很少。而現在由于商業房產租金的快速提升,人工成本居高不下,2013年大量的數字快印店都遭遇了運營困難。
與此同時,數字印刷設備逐漸向高耐印力、高產能、高圖像品質、高自動化、大幅面等方向發展,性價比也越來越高。
所以,2014有許多大型印刷企業開始進入數字印刷領域,其中一部分希望通過數字印刷來解決企業發展后勁問題,也有部分寄希望通過數字印刷打造互聯網平臺推進全國化發展。而一些特種印刷企業,如做服裝吊牌、證卡名片、包裝防偽、直郵賬單、安全印務等特殊應用的中小印企,不論規模大小,都普遍融合了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進行生產。
相比曾經的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之爭,現在多數企業都看明白了,管他黑貓白貓,滿足客戶需求的才是“好貓”。
3看上去很美的云印刷,已經有“土壕”砸錢了
如果說2014年的熱門事件,長榮健豪的云印刷一定算得上。憑借長榮股份在印后市場的龍頭地位及臺灣健豪成熟的經營模式和系統軟件,他們的云印刷業務首發就賺足了媒體和業內人的眼球。而在天津的廠區占地面積800畝,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也讓大家感受了一下“土壕”的決心和實力。
無論云印刷的爭議有多大,畢竟在互聯網時代里,印刷企業對于未來互聯網業態下的產業準備是相對滯后的,卻是極具潛力的。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已經把提供具有互聯網應用的解決方案作為發展方向。
4創意服務既能輔助主業賺錢,又能單打獨斗撈金
由于印刷行業總體的不景氣,眾多印刷企業還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這一點不僅是在國內,在歐洲,日本等,印刷品越來越低廉,價格競爭都是一樣的。
所以,一些更具有服務意識和設計能力的印刷企業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突出創意優勢,譬如廣東的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力嘉包裝在自己的產業園建成了畢昇印刷文化博物館、中華古今書畫館等,除了最簡單的收租金,還通過接收數字印刷訂單、提供檢測平臺服務等賺錢,而頻繁的組織印刷行業峰會、包裝設計大賽等,也起到了“滾雪球”的效應。
雖然,今年印刷包裝業陸續傳來企業破產倒閉,市場低迷等消息,但任何一個產業,當悲觀的情緒開始彌散,希望和機遇也會在不經意中出現,剩下的就看大家怎么做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