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帶動經濟提檔加速
作為勞動力大市,宿遷十年前向市外輸出119萬人,現仍有80萬人外出就業。看似不缺勞動力的地方,為何要大張旗鼓搞“機器換人”?
11月4日,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臺商產業園內的江蘇吉創光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安裝4000萬美元打造的2條全自動生產線。這家企業每年生產10余萬片觸控屏感應器及模塊貼合線,產品供給聯想、宏基、廣達、富士康等知名企業。12月底,全自動生產線投產后,將節省人力近400人,生產率提高約30%。
江蘇吉創光電只是當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機器換人”的一個縮影。宿遷市委、市政府提出推進“機器換人”,兩年內,“機器換人”投資占技術改造投資比重逾30%。截至10月底,今年已實施120個“機器換人”項目,總投資67億元。
作為勞動力大市,宿遷十年前向市外輸出119萬人,現仍有80萬人外出就業。看似不缺勞動力的地方,為何要大張旗鼓搞“機器換人”?
原來1條線7人,現在4條線9人
宿遷經濟開發區晨風(宿遷)服飾有限公司車間里,20歲的李麗娟站在全自動做袖克夫機前,把裁剪好的布料放進機器,看著它歡快轉動縫衣服?!懊刻焱瓿山?000片,它干了4個人的活?!贝丝蹋诤蟮儡囬g里,為襯衫釘扣的索新坡也嘗到自動化設備給工作帶來的便捷。在原有釘扣機上加個送扣設備,通過可調試振動盤和送料軌道,機器就能釘扣子。
江蘇杰盛手套有限公司主要從事pvc一次性手套的生產制造及銷售,產品98%以上出口。目前有24條生產線,年生產手套24億只。原來一條生產線需要7個人,現在四條生產線只需要9個人。
在宿遷的企業中,像這樣的“機器換人”鏡頭隨處可見。從紡織服裝、木材加工、食品飲料,到高分子材料、化工,勞動密集行業“機器換人”尤為盛行。
兩年不到,工資快速翻一番
“每月保底2300元,加產量提成,還有就餐補助、加班費,普通員工月收入超過3000元?!苯K雙鹿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付娜說,公司暫時招工難度不大,但用工成本提高太快。
調查顯示,宿遷今年85%的企業員工月薪與年初相比增加了300元-500元。創裕制衣、迪邁機械、杰龍晶瓷、澳鑫科技、秀強集團、聯盛化學、益客食品等企業按8小時工作計算,月薪都在2500-3500元。
近年來,我國工人工資增長較快,宿遷這樣的勞務輸出大市,同樣水漲船高。
李麗娟現在每月4000多元,是2013年年初進廠時的兩倍。位于宿遷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倍加潔牙刷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方奎說,今年企業用人成本每個月比2012年增加了50.25萬元,增幅139.5%。據他估計,這個勢頭還遠沒有停止。
宿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就業處主任張永生認為,一方面是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機器換人”的崗位工種目前比較難招,比如食品行業的包裝、搬運,就是苦累活,勞動強度很大,而用機械手取代是必然趨勢。
“機器換人”,可減少一線員工10%以上,降低企業生產成本5%以上。這是宿遷對近300家重點企業調查的結果。
前年起,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就逐步采用包裝自動化流水線,引進卸垛機、自動洗瓶機、翻轉式燈檢機、自動貼標機等自動化設備。每條生產線少用79人,每條線可節約人工成本316萬元,全年可節約成本2000萬元左右。特別是老優線,未上自動化流水線前每天產量約為2000箱,現產量為6000箱,產能提升3倍。
在調查的近300家重點企業中,所有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勞動生產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近30%的企業“機器換人”后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以上,另有30%的企業“機器換人”后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以上。
提檔升級,免不了“機器換人”
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實施自動化改造,去年底投入運行。項目實施后,成品率較過去上升了4個百分點。公司負責人介紹,機器操作具有手工操作難以企及的精度和準度。
付娜告訴記者,公司在側板線組裝使用的就是機械手臂,如果人工去拿組裝好的側板需要2個人拿,報廢率非常高,速度慢,通過機械手拿,幾乎無報廢率,生產效率提升50%。
在該市調查的近300家重點企業中,產品優質品率無一例外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近50%的企業產品優質品率提高15%以上。
天能集團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代替人工生產線,萬元工業增加值從業人數下降了16%以上。更重要的是,全封閉自動操作,人員不與鉛粉直接接觸,解決鉛粉對員工的健康和環境的影響。
宿遷市經信局副局長何健介紹,90%以上的企業在“機器換人”后能耗下降,有近15%的企業能耗降低超過20%。化工企業普遍采用了自動化控制管理系統,許多具有危險性的操作開始由機器承擔,對一線工人的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減少了生產安全事故。
“機器換人”中,宿遷已有超200個類型的先進自動化流水線、智能裝備得到應用,其中部分進口設備的技術水平可達到國內領先,20%以上的國產裝備可達到國內領先或國內先進水平。即使是勞動密集型的制造行業,也向新型工業邁進一大步。
相關鏈接
珠三角長三角率先“機器換人”
去年,中國市場銷售工業機器人37000臺,占全球銷量五分之一。專業機構認為,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爆發,可稱為“機器換人”元年,到2016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這場“機器換人”運動中,珠三角、長三角領風氣之先。
浙江:5000億實施“機器換人”
5年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實現5000億元“機器換人”投資,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按照浙江省政府估算,在三年內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完成“機器換人”后,浙江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將由目前的10萬元/人上升至14萬元/人。
東莞: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計劃
東莞計劃3年里完成應用項目1000-1500個,一半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由2013年8萬元/人提高到11萬元/人以上,全市工業投資中設備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60%,推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該市設立“機器換人”專項扶持資金,對企業購買“機器換人”設備和技術,給予事后獎勵或貼息支持。進口先進生產設備實施“機器換人”,每家企業年度支持金額起點1萬元人民幣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市政府從2014年起,每年給予2億元的“機器換人”專項資金扶持。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