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與實力成反比 轉型升級成必然
電子信息產業為現已成為各國工作重點,以期通過該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雖已雄據全球第一,但是仍居于價值鏈中低端,不利于長遠發展,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步伐已成國內突破重點。
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子信息產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受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世界經濟整體發展形勢很不明朗,但是世界主要國家都將電子信息產業視為經濟振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是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和優化升級的核心基礎產業。改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列全球第一,。
但從國際產業價值鏈分工來看,我國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的中低端,且以生產組裝為主。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長期存在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發展受制于人等問題。在我國國民經濟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尤其艱巨。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指出,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在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智能、綠色和普惠為特征的新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各國都在加強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戰略部署,試圖在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興產業領域搶占制高點。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突破口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亟須突破的七大重點領域之一,信息技術在重大裝備、汽車、鋼鐵、石化、電力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在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政府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化。
電子電子信息在不斷壯大的同時,推動工業由大變強。信息化融合工業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智能制造和推進制造服務化,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兩化融合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切入口。剛剛發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電子信息產業是支撐兩化融合發展的“裝備部”,信息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影響了我國兩化融合的進程、深度和廣度。
未來5年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業和企業發展又處在一個新階段的關口。轉型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制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