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智能融入小區建設:城市改變生活
智能小區七大安防技術
閉路監控系統
閉路監控系統作為工作區安防狀態的監視、信息手段之一,結合內部對講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遙相呼應,可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管理質量及管理效益。閉路監控系統作為現代化保安有力的輔助手段,它將現場內各現場的視頻圖象或是險情信號傳送至主控制中心及分管理室,值班管理人員在不親臨現場的情況下可客觀地對各區域進行集中監視,發現情況統一調動,引導疏散,節省大量巡邏人員,人少就可避免許多人為因素,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得當的方案得以實施。
入侵報警系統一般由探測器、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器、模擬顯示屏及探照燈等組成。一般的入侵報警系統多采用線型探測器。線型探測器多采用雙路/四路主動紅外探測器組成防非法跨越報警系統。系統采用模糊控制技術,有效避免由于小動物、雜物、暴風雪等對探測報警的影響,同時保證對較大物體和人的非法翻越行為的即時報警。當探測器檢測到入侵信號時,即向小區物業接警中心報警,接警中心聯動控制器打開相關區域探照燈,發出報警警笛,啟動錄像機,模擬電子屏動態顯示報警區域,接警中心監控計算機即可彈出電子地圖。
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是對智能住宅重要通道進行管理。門控系統可以控制人員的出入,還可以控制人員在樓內及敏感區域的行為。在樓門口、電梯等處安裝控制裝置,例如:讀卡器、指紋讀取器、密碼鍵盤等。住戶要想進入,必須有卡或輸入正確的密碼,或按專用手指才能獲準通過。門禁系統可有效管理門的開啟與關閉,保證授權人員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權人員進入。
電子巡更系統
巡更系統是管理者考察巡更者是否在指定時間按巡更路線到達指定地點的一種手段。巡更系統幫助管理者了解巡更人員的表現,而且管理人員可通過軟件隨時更改巡邏路線,以配合不同場合的需要。巡更系統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無線巡更系統由信息鈕扣、巡更手持記錄器、下載器、電腦及其管理軟件等組成。有線巡更系統是巡更人員在規定的巡更路線上,按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向管理電腦發回信號以表示正常,如果在指定的時間內,信號沒有發到管理電腦,或不按規定的次序出現信號,系統將認為是異常。這樣,巡更人員出現問題或危險會很快被發覺。
智能住宅安防系統
以家庭防盜報警系統為主,它是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機、家庭報警器、各類傳感器和傳輸線組成。切入點主要是門和窗,傳感器對家庭重要地點和區域布防,讓業主生活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之中。各類傳感器介紹如下:窗磁、門磁開關,燃氣泄漏報警,感煙報警,緊急按鈕等安防系統均應用于家庭內部,在每戶業主的家中裝設紅外線探頭、窗磁門磁開關、感煙探頭、緊急報警按鈕等,每個單元入口設置一臺門口主機,在保安中心設置一套管理主機。當有客人來訪時,按下室外按鈕或被訪者的房間號碼,住戶室內分機會發出振鈴聲,同時,室內機的顯示屏自動打開,顯示出來訪者的圖像及室外情況,主人與客人對講通話,確認身份后可通過戶內分機的開鎖鍵遙控大門電控鎖讓客人進入,客人進入大門后,大門自動關閉。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未來發展
周邊防范系統
周邊防范圍欄報警系統主要監視建筑物周邊情況,防止非法入侵,是防盜報警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防線。周邊防范傳感器能夠在入侵者一進入防區時就立刻發覺,并且在其接近被保護人和被保護財物之前發出警報。一個有效的戶外安全系統可以通過降低盜竊風險,減少破壞和人員傷害作為設備投入的回報。
可視對講系統
傳統模擬可視對講系統是由管理中心、可視室外主機、可視室內分機電源等部分構成。可實現三方通話,樓宇對講、圖像監看、綜合報警、開啟門鎖、報警記憶、中心綜合管理。系統采用485布線傳輸方式,根據不同要求,可外接門磁、紅外、煙感、瓦斯探頭及連接電腦中心,工作站及“110”報警中心,實行社區智能化管理。數字網絡對講系統采用網絡信號傳輸,除具備以上模擬可視對講系統的所有功能以外,還具備免費通過網絡撥打可視電話(viop)、撥打pstn電話(即普通電話)、帶有安防報警、收發e-mail、獲取天氣預報、小區信息公告等信息發布、多媒體廣告的增值業務等功能。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未來發展
數字化
隨著嵌入式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已由模擬監控系統發展為數字監控系統,實現了各類資源和信息的數字化。集成網絡通訊、信息處理的數字安防設備已逐步取代模擬設備,特別是在視頻監控系統中,采用圖像傳感器圖像編碼芯片微控制器網絡通訊芯片的方式構建的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已逐步成為主流。數字化的智能小區安防系統克服了模擬監控系統的局限性,有效地解決了模擬系統中信號傳輸距離有限、抗干擾差、視頻畫面品質不高、信息存儲不方便以及查詢繁瑣等問題,具有設備簡單、安裝調試便利、存儲方便、遠程傳輸及隨機檢索等許多優點。
目前,智能小區安防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是將圖像探測作為報警防范的主要手段,通過模式識別技術使得系統具有特征識別和探測功能,從而有效判斷各類非法入侵和火警等聲光警情,降低警報的誤報率。隨著新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安防監控范圍也擴展到不可視范圍。
網絡化
網絡化是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關鍵,它是提供高質量和高可靠性安防服務的基礎。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網絡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安防設備之間實現各類安防信息的共享;與智能小區其他系統之間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輸;通過接入公共網,如因特網和PSTN網絡,及時向外界提供各類安防信息,從而形成了層次化的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較好地實現了社會、小區及家庭3級防范機制,實現了集監測防范、信息管理及處理控制于一體的安防服務,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實時性。
目前,安防系統網絡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統的組網方式和具有聯網功能的安防設備。安防系統組網方式多種多樣,如現場總線方式(如CAN總線、Lonworks等)、已有專線改造方式(如基于電話線的ADSL方式、基于HFC的雙向有線電視網絡)及局域網方式(主要是基于以太網)等。在實際應用中常常采用多種方式混合使用,如底層采用RS485做為控制網絡用于連接各類傳感器、探測器和安防設備,上層采用以太網連接安防設備和上層信息監控系統。基于內嵌網絡協議的單芯片的各類安防設備也逐步進入市場。
智能化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不僅要求快速反映出當前環境的情況,而且需要主動地判斷各類環境變化,并協同其他系統進行相關的控制處理。
智能小區安防系統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報警的聯動處理和基于模式識別的探測。報警的聯動處理是指當系統中某設備檢測到險情時,調度周邊其他類別的安防設備對發生險情的區域進行探測,綜合分析;同時與智能小區其他系統相互協作,當判別險情后通知其他系統進行相應的處理。基于模式識別的探測是通過生物識別和特征識別等技術,充分利用光電探測技術識別各類非法入侵和險情,同時采用其他輔助手段,從而降低警報的誤報率。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