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床走俏中外市場 智能化成為新方向
機床,作為目前工業設備加工制造上最重要的設備之一,正在不斷向智能化邁進。數控機床,便開創了集成精密制造技術及相關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并兼容網絡技術的先河,啟動了人類智能型生產工具的發展步伐。當數控機床通過數控裝置逐步具備邏輯判斷和示教功能之后,這一智能特性開始受到人們更多關注。
國產機床走俏中外市場
從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獲悉,“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國內產品銷售產值進口額-出口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成為令全球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據統計,2006年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對此,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干事長吳柏林稱,中國機床消費額占全球機床銷售總額的比重已達到20%以上,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難以比擬的(世界機床消費位列二、三、四名的日本約占15%,美國約占11.6%,德國約占10.6%)。這為機床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強勁的市場需求拉動,促使國內機床工具行業出現了產銷暢旺的局面。其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在連續5年保持20%以上增長率的基礎上,2006年,又分別增長27.1%和26.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3和0.9個百分點。其中,國產金屬加工機床(含金屬切削機床和金屬成形機床)銷售產值從2005年開始已上升到世界第三位,2006年達到552億元人民幣(70.6億美元)。
而國產機床由于技術水平的提升又重新贏得了國內用戶的青睞,國內市場占有率升至44.8%,比上年同期增加5.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06年我國機床出口金額也達到11.9億美元,同比增長44.56%.國產機床可謂國內外市場雙雙走俏。
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來,我國機床制造行業受益于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有了長足進展,這其中領先當今機床制造技術水平的數控機床產業更勝一籌。
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層高度關注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十二五”規劃已將振興裝備制造業作為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內容,數控機床則成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重點之一。2006年,國務院相繼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都將“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列為重點支持發展領域。
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傳統機床的相融合,使機床朝著數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制造裝備、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工廠的應用空間將越來越大;而采用智能技術來實現多信息融合下的重構優化的智能決策、過程適應控制、誤差補償智能控制、復雜曲面加工運動軌跡優化控制、故障自診斷和智能維護以及信息集成等功能,將大大提升成形和加工精度、提高制造效率。數控機床需要加強信息方面的智能判斷。
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大力發展,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生活條件的改善,此外還有國家大力的支持,國家對安全方面的逐漸重視,越來越多的數控機床開始進行很多工業領域的工作。數控機床時代正在迎來自己的春天。
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數控機床的出現,為未來裝備制造業實現全盤生產自動化創造了條件。數控機床通過自動抑制振動、減少熱變形、防止干涉、自動調節潤滑油量、減少噪音等,可提高機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對于進一步發展集成制造系統來說,單個機床自動化水平提高后,可以大大減少人在管理機床方面的工作量。
數控機床行業是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其特點是技術要求高、產品更新換代快、投資密度大、產品綜合性強,各功能部件對整機的質量和性能至關重要。產品市場容量小,競爭對手強大。這對政府的支持協調和企業經營的有效靈活均提出很高要求。基本的政策方向是要把國家政策導向、行業結構的改善和靈活高效的企業機制三者更好地結合起來。
數控機床的水平、品種和生產能力反映了國家的技術、經濟綜合國力。數控機床作為國防軍工的戰略裝備,是各種武器裝備最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國防軍工裝備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然而,振興數控機床產業對機床工業而言卻有著一定的難度。據專家介紹,發展數控機床所需的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先進制造的核心,是實現自主創新的關鍵。因此,對全行業來講,振興數控機床產業既是戰略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
總結:最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振興以及整個制造業技術升級和國防現代化需求加大,在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的拉動下,我國機床工具市場呈現產需兩旺的態勢,代表裝備制造業先進水平的數控機床生產更是乘勢而上,猶如插上了高翔的翅膀。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