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海上風電項目頻夭折 成本成障礙
因為要考慮新建風電場給當地鳥類、魚類帶來的生態影響,海上風電開發成本一直難以下降,這對海上風電發展來說十分不利。隨著英國接連取消數個海上風電項目,這個問題再次凸顯。
海上風電項目頻頻夭折
意昂、東能源、馬斯達爾阿布扎比未來能源三家公司聯合宣布,他們放棄了全球最大風電場倫敦陣列的擴建項目?!皞惗仃嚵小币幠?30兆瓦,該擴建項目本計劃將其規模再提升240兆瓦。意昂表示,除非一項針對風電場建造給紅喉潛鳥所帶來生態影響的調查報告結果樂觀,否則該項目很難繼續開展。紅喉潛鳥是當地一種以魚為食的飛鳥,捕魚時可以在潛到海面下長達1分鐘以上。近3個月來,許多公司紛紛取消英國海上風電項目。英國海上風電項目頻頻夭折反映出海上風電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當意昂對紅喉潛鳥冬季遷徙給海上風電場帶來的影響表示擔憂時,人們似乎遺忘了,真正威脅海上風電市場發展的,是難以快速下降的成本。在各國都在千方百計降低電力成本之時,這樣的劣勢會給海上風電發展帶來致命打擊。
同樣在近期放棄過英國海上風電項目的西班牙IberdrolaSA旗下蘇格蘭電力可再生能源分公司首席執行官吉斯·安德森表示,成本過高是項目夭折的主要原因?!翱紤]到環境問題,項目面臨著極大的技術挑戰,這令成本大增。雖然聽起來有些現實,但除非我們能夠提供更低的價格,否則肯定無法獲得政府的支持,項目自然也無法繼續進行。”
夢想照不進現實
英國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目前英國海上風電規模為3689兆瓦,占全球總規模6930兆瓦的一半以上。英國政府對海上風電產業寄予厚望,并為海上風電提供了刺激政策,持續至2019年。首相卡梅倫表示,希望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能夠為英國提供更多就業。
然而這樣的雄心壯志在現實面前卻顯得有些蒼白。受成本過高限制,海上風電發展開始變得緩慢。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26日來,共有高達5760兆瓦的海上風電項目被推遲或取消,其中,萊茵集團于去年12月28日宣布取消位于英國大西洋沿岸的AtlanticArray項目,引發了極大關注。該項目規模達1200兆瓦,投資額65億美元。萊茵集團海風項目主管保羅·考林表示,過多的技術困難,以及市場的不景氣令他們難以看到這個項目的未來。
在布里斯托海峽區域,為克服包括潛流、不利的海床條件等一系列技術困難,需要較大開銷。而當前的市場狀況,并不允許這樣一筆開支出現。這對于我們而言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介于目前的技術困難以及市場狀況,此時對于萊茵集團并不是進一步推進計劃的好時機。
成本是發展最大阻礙
為了推動海上風電的發展,英國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將海上風電成本降至每兆瓦時100英鎊(167美元)的目標。目前英國海上風電成本為147英鎊,想要在2020年達到既定目標幾乎不可能。想在短期內大幅削減海上風電成本不太現實,畢竟技術還尚未成熟。但未來海上風電成本的下降空間還很大。
雖然面臨諸多挑戰,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去年底還下調了英國海上風電發展預期,但英國仍對海上風電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政府堅稱海上風電產業仍在穩步發展。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去年底發布報告稱,到2020年英國海上風電規模將達到10吉瓦,與2011年預測的18吉瓦相比下降明顯。
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發布聲明稱,隨市場情況調整發展策略對開發商來說十分正常,政府有責任為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做出更多努力。
作為僅次于英國和丹麥的全球第三大海上風電市場,德國也下調了2020年海上風電發展目標,從之前的10吉瓦下調至6.5吉瓦。除了成本問題,德國海上風電開發商還要忍受風電并網速度緩慢及核電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