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做好電線電纜質量打持久戰準備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日前表示,從產業內部來看,電線電纜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總體上還處于以量取勝的發展階段,以質取勝的發展理念和價值追求還沒有在全行業得到普遍認同。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的總體水平仍然不高。近年來抽查合格率始終在90%左右徘徊,10%的不合格產品帶來很大的質量安全風險和質量效益損失。
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使得電纜行業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低于成本價傾銷等惡性競爭情況時有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和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引發了諸多嚴重事故。據統計,目前全國發生的火災事故中,有三分之二與電線電纜質量有關,過去10年中,電力系統因電纜質量原因形成的重大事故逾百起。
近3年的電線電纜產品抽查數據顯示,小線存在問題最多的是曲撓實驗和標識內容,大線存在問題最多的是熱延伸、熱收縮和護套失重。小線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問題,而大線不合格是因為企業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國網、南網在用戶端檢驗出來的電線電纜不合格指標占的最多的是電阻、鋼帶厚度、銅帶厚度等,這些不合格項目都和降低成本有關。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低價低質競爭、蓄意逃避監管,以犧牲質量“謀求”市場逐利的誘因仍然存在,必將直接影響質量提升的成效。我們必須正視和解決電線電纜質量問題,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更加堅決的決心、更加科學的理念、更加有效的實干舉措,努力破除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存在的機制束縛,努力轉變監管職能、推動制度優化,加快建設政府手段、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協同運轉的質量提升工作機制。
堅持以國家質檢總局“綜合整治促質量提升,質量提升促行業發展”的新路子,以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工作組為平臺,營造有利于電線電纜產業健康發展的新環境,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得到提升的春天將會到來。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