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多地籌劃"機器人"戰略 近九成核心部件需進口

        一場席卷全國的“機器人爭奪戰”正在各地上演。

        12月初,重慶將投資100億元建全球首個機器人版“迪士尼樂園”的消息占據了不少媒體版面。據了解,對于機器人產業,重慶政府早在2011年便提出要打造“機器人之都”彰顯其背后的規劃。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包括上海、天津、江蘇、安徽、湖北、廣東、遼寧等省市均已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項目,此外,包括巨輪股份、亞威股份等在內的上市公司近期也紛紛啟動了機器人項目。據了解,這些項目多為工業機器人項目。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院地合作辦主任、重慶機器人首席專家何國田介紹稱,機器人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殊機器人,其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市場每年的產值規模在200億左右。另據申銀投資發布的研報,未來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總需求將達到167萬~300萬臺,市場規模達幾千億元。

        對此,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機器人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彬表示,當前我國制造業已出現勞動力成本大幅提升的狀況,發展“機器人”已成為國內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的“機器人”市場仍以外資品牌為主導,80%~90%的核心部件需要進口。

        多地布局“機器人”產業

        記者了解到,今年10月底出臺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便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包括到2015年,其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到2020年,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形成新的支柱產業。

        記者統計發現,籌劃“機器人”戰略的不僅僅是重慶,今年以來包括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廣東等近10個省市均已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對象。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已將工業機器人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并成立了上海機器人產業聯盟及上海機器人行業協會,提出2015年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2020年爭取達到600億~800億元規模的目標。

        此外,天津濱海新區也成立了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規劃建設濱海新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浙江則出臺了未來5年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實現5000億元機器換人投資,以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江蘇也將工業機器人產業作為2014年重點攻關領域;安徽的機器人產業區域集聚式發展則已獲得國家試點。

        同時,山東青島高新區、黑龍江哈爾濱、湖北武漢光谷也規劃了相應的機器人產業園,作為其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

        近40家上市公司涉足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之所以相繼推出機器人產業扶持計劃,正是看到了該領域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出具的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2年,中國內地機器人銷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2012年已達到2.7萬個,該聯合會預測到2016年中國將成為機器人最大的市場。

        “我國機器人產業年均增長很高,但從人均機器人擁有量來看,目前的世界水平是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數量為55臺左右,韓國、日本、德國等機器人使用較普遍的國家為250~350臺,美國、意大利等的數字為150臺左右,而中國每萬名工人擁有的機器人僅21臺,差距很大。”東北證券分析師吳江濤表示,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爆發期。

        記者注意到,對機器人充滿熱情的不僅是各地政府,還包括活躍在市場最前端的企業。

        今年11月,亞威股份便發布公告稱已與德國徠斯公司草簽了關于機器人合作項目會談《備忘錄》,擬購買徠斯公司部分機器人技術,并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機器人本機等,由此涉足工業機器人產業;生產和銷售大規格高效晶體硅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的向日葵也在日前發公告稱,將與浙江寧波一家科技公司合作介入機器人產業。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足機器人產業的已近40家。

        機器人的“成本優勢”

        記者發現,目前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地區大多為制造業大省。這與我國制造業近年來所遇到的人力成本攀升、招工難有一定的關系。

        “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工資水平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長,與此相對應的是,機器人的價格卻每年以4%的速度下降,相比用工成本的攀升,機器人大規模產業化的機遇已經到來。”宏源證券一位趙姓分析師說。

        在多名分析人士看來,在上述因素促使下,我國在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制造業過渡及工業生產向自動化生產的轉型道路上,大力發展進機器人產業已經變得不可或缺。

        “這個說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科學的,一個機器人能代替3~5個人工,工業機器人按10年使用壽命折舊計算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3名技工每年的成本在15萬元以上,只要中國能形成機器人全產業鏈,中國制造的地位也將難以撼動。”前瞻網分析師羅國軍說。

        核心零部件需進口

        然而,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生產的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有80%依賴進口。

        “工業機器人主要由機械本體、精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五大核心部件組成,現在關鍵零部件如電動機、伺服電機、減速器基本向日本安川、三洋等企業采購。”何國田介紹說。

        除了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機器人組裝集成同樣也存在技術門檻。據業內人士介紹,焊接流水線、汽車零部件、車身焊接等高技術機器人對精密度要求較高,國內1000多家機器人集成商少有能接單者。

        據一位從事智能化裝備的技術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市場上已有大量國產機器人,包括致力于“機器人之都”的重慶在12月初成功研發弧焊機器人,由于電機、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等方面的技術缺陷,其可靠性同外資品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在何國田看來,發展機器人產業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借助各自的優勢,以錯位式發展為引導,開發國外企業還未形成優勢的機器人,以此占領市場。”

        “客觀來講,同國外相比,我們確實存在短板。”何國田向記者坦承,目前中科院重慶分院已率先在重慶高校開設機器人方向的專業,并引進國內企業合作,攻克技術難題,研發貼近重慶產業的機器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一区玩具在线观看|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日美欧韩一区二去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深夜福利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午夜DV内射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