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人與自動化開始做我們最基本的工作 人類還能做些什么呢?
盡管大部分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這種后工業經濟仍將持續擴展,因為明天你的任務就是發現、制作和完成新的東西,這些東西之后再成為機器人的重復工作。在未來幾年內,由機器人駕駛的汽車將無處不在,這種自動化將催生出行程優化師這個人類新工種,其使命就是對交通系統進行優化以節約能源和時間;常規的機器人手術亦將需要新的技能,以保持機器處于無菌狀態;當自動跟蹤人體活動成為正常之事,專業分析師這個新職業將幫助你解讀這些數據的真正意義。當然,我們還需要一個完整的機器人保姆團隊,致力于保證你的個人機器人能正常運轉。這些新職業中的每一個都將在后來被機器人接管。
當真正的革命爆發時,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可召之即來的機器工人。試想一下,你運行著一個小型的有機農場。你的機器工人們在機器監工的指揮下做著除草、病蟲害防治、收割農產品等種種工作,而機器監工則內嵌在土壤探測器網絡中。未來某一天,你的任務或只需研究要種植哪種西紅柿,第二天的任務或是更新一下顧客標簽。機器人會執行可以標準化的所有其他任務。
現在看來,這似乎不可思議:我們不能想象,一個機器人可將一堆材料組裝成一份禮物,或是為家里的割草機制作備件,又或是為我們的新廚房準備材料;我們無法想象,我們的侄子侄女們在他們的車庫里操控著十幾個機器工人,為他們朋友的電動汽車啟動機炮制逆變器;我們不敢想象,我們的孩子會成為家電設計師,為世界各地的百萬富翁定制液態氮甜點機。但這就是個人機器人自動化所能帶來的一切。
每個人都將有機會擁有一個個人機器人,而只是擁有并不能保證成功。相反,成功屬于那些對機器人的工作流程進行組織、優化和定制創新的人。生產的地理集群是重要的,不是因為勞動力成本的差異,而是因為人類知識技能的差異。這是人類與機器人的共生關系。我們人類的任務將是繼續為機器人尋找工作,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將始終至少還有一份“工作”。
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們與機器人的關系將變得更加復雜,但一種常規模式已然正在形成。不管你目前的工作是什么,你的薪水是多少,你都將通過機器人取代的以下7個階段取得進步,一遍又一遍:
1.機器人/計算機不可能完成我做的工作。
2.好吧,它可以為我做好多事,但不是所有事。
3.好吧,除了崩潰(經常發生)時需要我幫忙,它可以為我做所有我能做的事。
4.好吧,它的日常工作已運行得完美無瑕,但我需要訓練它開始新的任務。
5.好吧,它可以接替我的枯燥的舊工作了,因為這很明顯已不是一個人類想要再做的工作。
6.哇,機器人做我過去的工作,我的新工作更有樂趣、薪酬更高!
7.機器人/計算機做不了我現在做的工作,我挺得意的。
這不是一場和機器之間的賽跑。如果我們真要和它們比賽,我們輸定了。同時,這又是一場和機器之間的比賽。在未來,你的薪酬將取決于你與機器人的工作配合程度。你的90%的同事是看不見的機器。你做什么都不可能沒有它們。在你做什么和它們做什么之間會有一條模糊的界線。至少在一開始,你可能不再認為它是一份工作,因為任何看起來單調乏味的工作都將由機器人完成。
我們需要讓機器人來接管。它們將做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而且會比我們做得更好;它們將做我們根本不做的工作;它們將做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還會需要做的工作。它們將幫助我們為自己發現新的就業機會,擴展我們作為人類的新任務。它們將讓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更加“人類”。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