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中國石油石化產業30年發展巡禮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如何評價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發生的變化,分析發生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把握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這是業內外人士廣泛關注的事。

      滄桑巨變 見證30年輝煌      

        1978年以來的30年,中國石油石化工業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77年28年從無到有、恢復并得到初步發展的基礎上,迅速發展崛起,成為世界石油化工大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產能產量大幅增長。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我國的原油產量從1978年的1.04億噸增至2007年的1.86億噸,增長了79%,年均增長率為1.95%;天然氣產量從1978年的137.3億立方米猛增至2007年的698.86億立方米,增長了4.09倍,年均增長率達5.7%。其中,我國海洋油氣產量從1982年的9萬噸迅速升至2007年的4047萬噸油當量。在這30年中,國內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07億噸,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7萬億立方米分別為改革開放前的3倍和36倍。我國的煉油能力1978年為9291萬噸增至2007年的3.8億噸,增長了3.09倍,年均增長率4.8%,相當于每年新增1000萬噸/年的煉油能力;原油加工量從1978年的7069萬噸猛增至2007年的3.27億噸;汽煤柴潤四大油品產量從1978年的3328萬噸猛增至2007年的2.02億噸。我國的乙烯產量也1978年的38.03萬噸猛增至2007年的1028萬噸,增長了26倍,年均增長率達11.6%。   

        ——發展速度逐步加快。改革開放30年中國主要石油石化品產能產量(除石油產量外)的增長遠遠高于和快于建國后的前28年。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我國天然氣產量增加了555.8億立方米,而建國后的前28年僅增加了137億立方米;煉油能力增加了2.87億噸/年,而前28年僅增加了9274萬噸/年;乙烯產能、產量分別增加了951萬噸/年和990萬噸,而前28年僅分別增加了約46萬噸/年和38萬噸;合成樹脂產量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增長了3005.7萬噸,而建國后的前28年僅增加了67.9萬噸;合成纖維產量同期增長了約2185萬噸,而前28年僅增加了不足17萬噸;合成橡膠產量同期增長了約210萬噸,而前28年僅增加了約10萬噸。   

        ——規模水平明顯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末,中國煉油能力超過2000萬噸級的煉油廠達到2座,超過1000萬噸級的煉油廠已達到11座,另有6座千萬噸級煉廠在建,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煉廠的平均規模現已分別增至570萬噸/年和524萬噸/年,而在1978年國內煉廠則以500萬噸/年、250萬噸/年和100萬噸/年的規模為主。含硫原油加工能力現已達7000萬噸/年左右。全國成品油管道長度從1976年僅有1080千米的小口徑管道猛增至2007年的10745千米,設計輸油能力接近7000萬噸/年,現在建的大型成品油管道還有3條。全國乙烯單套裝置平均規模已增至45萬噸/年,企業平均規模提高到52萬噸/年,而在1978年國內只有1套30萬噸/年的乙烯裝置,其余規模則很小。到2007年底,我國已形成了燕山、上海、揚子、齊魯、茂名等5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另有8大乙烯裝置在新建或擴建中),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三個大型區域性煉化企事業集群。   

        ——國際地位全面提升。從改革開放30年期間我國煉油石化工業的發展情況與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的發展情況比較看,我國煉油能力增量、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產量的增量全面超過了美、日、德、韓;乙烯產量和合成樹脂產量的增量均超過了日、德、韓,只有乙烯產量和合成樹脂產量增量低于美國。改革開放30年期間,我國油氣產量的增幅均為同期全球年平均增長率的約2.1倍。目前,我國原油產量居世界第5位,天然氣產量居世界第9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煉油生產和消費國。合成纖維產量居世界第1位,乙烯、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產量居世界第2位。截至2007年底,我國的乙烯產能已占世界總產能的8%;合成樹脂產能3300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15%;合成纖維產能2674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55%;合成橡膠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12%。我國已躋身世界最主要的石化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行列。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2008年排名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分別居第16位、第25位和第409位。         

      改革開放 成就30年偉業        

        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之所以發生如此巨大成績,是由于中國石油石化業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改革開放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解放思想、大膽探索與實踐、頑強拼搏、認真應對挑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調整、努力進取、解放生產力的結果。  

        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解放思想,走上了不斷改革的道路。一是順應經濟體制的改革,使石油石化業由國家計劃管理先由指令性計劃向指導性計劃轉變,進而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并逐步完善之,使我國的石油石化業逐步形成了在國家市場監管體系宏觀調控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市場競爭新格局。二是不斷理順和推進國內石油石化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先是打破地區、部門分割的經營管理體制,先后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化總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而后在1998年又打破了上下游分割的經營管理體制,重組成立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兩大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石化公司,為石油石化工業的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我國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的成長發展鋪平了道路,使其規模實力明顯增強。三是不斷深化和推進國有石油石化企業改革,先后經過了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以承包制為主的“兩權分離”(即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和以政企分開、重組上市、主輔分離、改制分流、專業化重組、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發展過程,基本實現了傳統國有企業向新型國有企業的根本轉變,使企業的競爭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   

        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不斷擴大開放,走上了立足國內,“請進來”與“走出去”并舉,不斷拓展國際化經營,引進與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相結合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發展之路。30年前,我國總體上仍處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勘探開發陸上油氣資源,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煉油工業、加工國產原油資源,和以引進一批國外成套技術設備著手建設一批大型乙烯、化纖和化肥裝置,起步發展現代石化工業的時期,總體處于較封閉的狀態。1978年以來的30年中,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加大,在我國陸續推出的一系列鼓勵外資政策的指引促進下,大批外資石油石化公司陸續進入中國投資發展,在國內石油石化領域的中外合資合作進展神速。與此同時,我國石油石化企業也逐步“走出去”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走出去”方面,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起步至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據初步統計,中國石油石化企業目前的海外業務已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體已形成了非洲、中亞與俄羅斯、中東、南美、亞太五大油氣產區,在海外共擁有油氣項目100多個。2007年中國石油石化企業的海外原油作業產量達8800萬噸,海外權益原油產量達到4052萬噸;海外天然氣作業產量80億立方米,權益天然氣產量60億立方米;海外工程技術服務合同額達52億美元,海外運營油氣管道總里程達5300千米,原油、成品油進出口貿易量達2.1億噸。同時,中國石油石化企業積極通過海外勘探開發項目帶動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的出口。到2007年,中國石油共有487支工程技術服務隊伍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作業服務,當年完成合同額達36.7億美元。中國石油石化企業與海外所在國家和地區的雙贏互利合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在“請進來”對外合資合作方面,30年來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迅速,變化巨大。目前中國石油企業已和外國公司簽訂了200多個石油合同和協議,海上合作區域主要集中在渤海和南海海域,陸上合作區域則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以進入世界500強的歐美大石油石化公司為主的一大批外資大中型石油石化公司和專業公司已進入中國石油石化領域,投資發展的重點是油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成品油營銷、基礎石化原料以及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五大領域,并已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例如道達爾、??松梨?、沙特阿美、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參與的4個煉油項目已經建成、正在建設或正在推進中。殼牌、BP、??松梨?、沙特阿美、佳施加德士、道達爾、SK、俄羅斯石油等公司已經和開始在華合資建設加油站網絡,外資在華已簽約或達成意向性合約的合資建加油站數目已達4300個,已建成加油站1000多個。巴斯夫、BP、殼牌在南京、上海、惠州與中方的三大合資乙烯項目已建成投產,外資權益乙烯產能已達115萬噸/年,占中國乙烯總產能的11.8%。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韓國SK公司與中國石化在天津、武漢的合資乙烯項目已經簽約。一批外資公司已在華建成或正在建設一批大型有機原料、三大合成材料項目。同時,外資公司在中國石油石化業的下游加工應用領域,早已捷足先登,在高端產品、差別化產品、功能化產品等領域占有了較大或一定的市場份額。一些國外著名大公司還在華建立了研發中心。外資石油石化公司的進入活躍了國內石油石化市場,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高端的產品和現代化的管理經驗,促進了中國石油石化業的繁榮和發展。 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順應改革開放和世界石油石化業發展變化的形勢,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化經營方向變化,走上了以內涵為主的發展道路。從企業經營戰略調整方面看,三大石油石化公司認真貫徹國有經濟“有進有退”的戰略方針,集中力量做強做大主業,堅決退出非主業領域,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企業布局,增強主業整體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改變過去重數量輕質量的發展觀,注重績效評價考核,適時開展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提高主業集中度和資產運營效率。從石油石化各板塊的情況看,上中下領域的調整全面推進。為擴大資源,進行了資源戰略的調整,實施了穩定東部、加快西部、準備南部、突破海上、加強國內、開拓國外的方針,堅持油氣并舉和資源獲取多樣化,努力增儲上產,不斷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有選擇的發展煤層氣、頁巖油、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在煉油化工領域調整方面,經過了一個以加工用好1億噸石油,改組改造煉油石化企業,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發展石化綜合利用,發展適應進口原油加工,通過改擴建為主和新建相結合發展大型化、基地化、煉化一體化建設,大力節能降耗減排等為主要內容的調整發展過程。這些促進了上中下游一體化協調發展和整體產業鏈的優化組合,加強了板塊、區域、企業之間的資源優化整合,調整了煉化工業布局,改變了過去布局分散、規模較小、集中度較低的狀況,推進了煉化一體化,實現了規模化、基地化、集群化發展,提高了煉化產業集中度,向實現資源利用價值的最大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為順應市場經濟,實施了市場戰略的調整,逐步完善了石油和石化產品營銷網絡,加快發展了現代物流體系,努力提高了服務標準和水平,發展了差別化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培育品牌形象,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并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

        30年來,中國石油石化業積極進行了技術結構調整,圍繞主業發展,扎實推進了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調整,促進科研開發和技術應用,加強了產銷研的緊密結合,突出資源技術、先進生產技術、清潔化和差別化產品生產技術的創新,加快了成熟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強化基礎性、探索性研究,為主業的發展和調整提供了技術支撐,技術水平快速提高,裝備制造能力明顯增強。迄今為止,我國已掌握了高分辨率地震、山地地震、水平井、多分枝井、欠平衡井、超深井、三次采油等各種先進的陸上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海相油氣勘探開發與地質理論有了新的突破;掌握了灘海和中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復雜條件下的管道施工技術。我國已基本上掌握了當代世界主要的先進煉油技術,成功開發了清潔燃料生產、重油及含硫原油加工和煉化一體化等系列成套技術,重油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和渣油固定床加氫處理等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煉化催化劑85%以上實現自給,深度催化裂解技術、催化裂化和加氫精制等催化劑出口國外,依靠自有技術完成了煉廠的擴能改造,并低成本實現了油品質量升級。石油化工重大工藝技術開發成績顯著。自主開發成功的乙烯裂解爐、聚丙烯、苯乙烯、甲苯歧化、聚酯、芳烴抽提、己內酰胺等技術已實現工業化應用。同時形成了較完備的石油裝備制造體系,且大部分裝備產品實現了國產化。12000米特深井鉆機、大口徑高鋼油氣輸送管道、百萬噸級海上浮式生產儲油系統等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千萬噸級煉油裝置設備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百萬噸級乙烯裝置設備的國產化率已達85%以上等等。

        總的看,順應世界石油石化工業的客觀發展規律,結合中國的國情,通過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理順了生產關系,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中國石油石化業的大發展,也成就了這30年的偉大業績。

      繼往開來 續寫30年傳奇      

        改革開放30年來,雖然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變化巨大,但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石油石化工業還面臨著以下不少問題和不足:雖然油氣資源基礎改善,儲量產量穩步增加,但資源瓶頸制約依然存在;雖然煉化工業發展較快,規模實力逐步增強,但結構性矛盾還較突出;大型國有控股石油石化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機制性障礙尚未完全消除;營銷網絡雖基本形成,市場控制力有所提高,但尚不能適應完全市場化的競爭要求;海外業務雖初具規模,國際貿易穩步增長,但國際化經營仍任重道遠;節能降耗減排雖成效明顯,但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環保壓力加大,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科技進步雖成果豐碩,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科技創新能力,科技開發水平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比例仍需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績效雖持續提高,資產質量得到改善,但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還需進一步增強;我國能源領域的市場化體系和法制化體系建設雖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仍面臨著一些重大而又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一些相關的體制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傮w看,我國石油石化工業目前仍處于大而不太強、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國際競爭力還需進一步提高為特征的發展時期。全行業的改革已進入解決深層矛盾和問題的攻堅階段,產業的發展正處于由大走強、逐步升級、再上新臺階的過程。

        因此,中國石油石化業未來的發展要繼續做好理順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這一篇大文章。由此,要做到四個堅持:一是要堅持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著力解決傳統國有企業的深層次矛盾,著力解決我國能源領域市場化體系建設中的重要而突出的問題,打好深化改革的攻堅戰;二要堅持結構調整,順應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自身的特點條件和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進一步深入搞好各方面各領域的結構調整,走出符合中國石油石化業情況的發展之路;三要堅持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以指導我國石油石化工業發展的實踐,尤其要在規劃、布局、投資、優化資源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管理水平、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科技進步、推進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搞好貫徹落實;四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改進中加強,與時俱進,不斷總結改革發展的規律經驗,認清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走出改革開放的新路子。

        總之,中國石油石化業未來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行業的由大走強,產業的進一步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电影一区|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天堂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